您當前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搜狗地圖正式下線并從多家應用商店下架 其存在感一直不高

2022-05-18 14:54:56 映象網

5月15日23點,搜狗地圖正式下線,并從多家應用商店下架。停運前夕,搜狗地圖推薦用戶下載騰訊地圖,向東家做最后的引流。

公開信息顯示,搜狗地圖成立于1999年,原名圖行天下,是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地圖服務網站。2005年被搜狐收購,并改名為搜狗地圖。搜狗地圖除了搜索、公交、自駕導航等地圖的基本功能之外,另外還有多功能商店、衛星圖等其他特色應用,全方位滿足人們隨時隨地掌握出行生活的需要。

盡管有先發優勢,搜狗地圖的存在感一直不高。根據第三方機構數據,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是公認的行業前兩名,月活躍用戶數億級,搜狗地圖月活躍用戶只有百萬級,未能擠進前五。

2021年9月,搜狗宣布與騰訊完成合并,成為騰訊控股間接全資子公司,并完成私有化交易,這也是搜狗地圖下線的直接原因。

與騰訊合并后,搜狗大部分業務并入騰訊PCG(臺與內容事業群),其中主要團隊與騰訊看點合并,只有搜索和輸入法等業務保持搜狗品牌運營,搜狗地圖也因此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2021年11月,有用戶發現,搜狗地圖App已經從應用商店下架,官網上App下載鏈接模塊已經下線,原已下載用戶不影響正常使用。記者也搜索發現,目前,在應用商店中無法搜索到搜狗地圖APP。

從搜狗地圖到騰訊地圖

按照搜狗并入騰訊時的安排,搜狗地圖業務并入騰訊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智慧出行等相關部門,而騰訊地圖也隸屬于騰訊CSIG。“沒必要同一個事業群有兩款地圖產品,更何況搜狗地圖的表現一般”,比達分析師李錦清向北京商報記者直言。

其實,被收入騰訊之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搜狗部分業務被裁撤只是時間問題。根據原搜狗CEO王小川卸任時透露的信息,“未來,搜狗搜索、輸入法、PC瀏覽器等核心產品將繼續保持搜狗品牌運營,同時搜狗的搜索技術與AI能力,也將賦能到騰訊業務體系”,也能從側面看到搜狗的核心業務。

“對于騰訊而言,搜狗最主要的價值是搜索,2013年騰訊4.48億美元投資搜狗,看重的也是搜索,地圖只不過是這次收購案搜狗打包過來的業務而已,對于搜狗而言,現在地圖業務可有可無,但對騰訊來說,地圖不能丟”,李錦清說。

免費模式下變現難

地圖的采集以及對POI(信息點)的更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而免費模式面臨變現難題,缺乏流量的搜狗地圖退場,更多是出于無奈。

地圖繪制其實是多個圖層的疊加,來表現實際空間。而圖層采集的方式包括車輛采集、步行采集、航拍衛星采集以及眾包模式。

外業實地數據采集完成后,還需要將數據提交給內業人員,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包括編輯、賦值等處理,后續還包括國家測繪部門審圖、測試、地圖加密等流程。

以高德地圖為例,其地圖繪制人員超過500人,截至2021年,高德地圖有超過7000萬的POI,均需要繁雜的處理過程。

同時,地圖廠商還需要優化算法,更準確完成路線導航和路線規劃。

高投入下,地圖導航系統起初為付費模式,但百度地圖2013年宣布采用免費模式,2014年阿里收購高德地圖后,也跟進免費模式。百度和高德迅速擠占其他圖商市場份額,形成兩強相爭的格局。C端付費模式被堵死,如何將手中的流量變現,成為圖商們思考的問題。

在李彥宏看來,工具地圖是O2O的橋梁,可以提供線下訂酒店、買電影票、訂美食等功能。在百度收購糯米后,百度CEO李彥宏擬投資200億元大力發展O2O業務。

但李彥宏忽視了線下市場分散的特點,O2O最終演變成燒錢補貼和地推運營的模式。錢沒掙到,百度反而卷入新一輪流量之戰,也迫使李彥宏不得不出售O2O相關業務。

地圖已不只是地圖

之所以強調地圖的重要,不光是因為地圖具有工具,還因為它是出行、生活服務、交通甚至是元宇宙等業務的基礎。

以高德地圖為例,2021年7月高德地圖正式向“出行好生活開放服務臺”升級,更像是要做一個基于地理位置的美團+點評。這一點從高德地圖首頁設置上看已很明顯,在首頁高德地圖默認的業務入口不光有駕車、公交地鐵,還有打車、訂酒店、周邊游和生活服務點評類榜單高德指南。

百度地圖年力推的功能則多偏向人工智能和智慧交通,比如用戶可以通過百度地圖呼叫自動駕駛的Robotaxi,可以語音搜索、智能導航等。

較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騰訊地圖在用戶規模上尚有差距。根據艾媒北極星最新數據,2021年,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的月活躍人數分別是4.3億、3.8億,騰訊地圖有2271.5萬。在品牌定位上,目前騰訊地圖在首頁給用戶提供的功能也大多圍繞在出行、導航層面。

站在整個科技行業角度,地圖早就不是出行類企業布局的業務,美團、京東、華為以及創業公司Momenta、寬凳科技等都已拿到高精地圖資質。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線地圖早期更大的意義在于建立流量入口,通過免費向大眾提供服務,吸引更大客流,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早期跑馬圈地時就是基于這個邏輯。地圖通過吸引大量客流,再以此為基礎聯動B端商戶,實現地圖導航與交通出行、生活服務等多方位協同,現在地圖可以協同的不只是這些,雖然地圖本身不容易實現盈利,但由于地理位置信息在過去、未來都不可或缺,頭部互聯網公司對地圖業務的布局或許不那么積極,但不會停止。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