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民航通航發展大會暨第四屆通用航空與公務航空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會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民航報社、烏海市人民政府以及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公司聯合主辦。
大會以“共融共享 開創‘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新局面”為主題,圍繞通用航空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深度解讀和政策展望,就如何將通用航空產業打造成為區域經濟增長極、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如何與全域旅游融合發展、通用航空如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等議題,開展了主旨演講和高峰對話。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艾麗華對遠道而來的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她表示,內蒙古發展通航產業基礎良好,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把通航產業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打造,堅持全區域統籌、全鏈條發展、全方位改革、全領域開放、全要素保障,內蒙古通用航空股份公司已發展成為國內短途運輸飛行量最大、運營航線及載客人數最多的通用航空企業。
中國民用航空局總工程師殷時軍在講話中指出,5年來,中國民航形成了地方人民政府與民航行業管理相結合的新體制機制,構建了有別于運輸航空的通用航空法律法規標準新體系,培育形成了多元化市場化的運行新格局,多措并舉、協同共治,開創了通航工作新局面。在“十四五”期間,通用航空發展要為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結合近年來多次調研的收獲和思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長李健在會上與大家共同探討了通用航空發展的現狀和前景。他表示,通用航空投資少,見效快,而且能很好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是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通用航空是國防有力的戰略儲備和支撐,并且在應急救援、航空醫療救援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為期兩天的大會中,300余名來自民航行業主管部門、科研院校、行業協會、通航企業、通航機場、地方政府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代表和專家就推進通用機場建設與發展、通用航空與民航強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等議題集思廣益,廣泛開展交流和探討,以期進一步拓寬視野、凝聚共識,探求通用航空發展良策。
北京天九共享航空服務咨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九通航”)聯席總裁孫永安出席大會,向與會嘉賓分享了天九通航在共享理念的賦能下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他指出,天九通航立足通航領域,致力于打造全球通O2O的共享專機平臺與商務休閑社區,以獨特平臺優勢與共享商業模式,為通用航空發展轉型提供新思路、新探索。目前,集團旗下擁有 “天九一號-共享公務機”、“共享直升機”、“共享載人無人機”等系列產品。
會上,孫永安還熱情邀請與會領導和專家到天九通航參觀指導,共同探討共享經濟在通用航空領域的創新應用,表達了天九通航希望與全體通航企業一起,共融、共創,共享、共贏,為實現通用航空持續、快速、健康和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的愿望。
作為航空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用航空是指除軍事飛行和公共商業航空運輸飛行以外的航空活動,涉及龐大的周邊和地面產品集群,產業鏈長,經濟拉動效應高,對一、二、三產業都有巨大帶動作用,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有效途徑。
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穩步推進,以及通用航空被確定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通用航空迎來新的發展時期。同時,大共享時代已經勢不可擋,傳統經濟的轉型已成定局,疫情的到來催化了轉型的加速度,也衍生出了加速新模式。“共享經濟+通航業”的模式能夠成為通航市場新業態與新增長點嗎?對此,記者在會議期間采訪了天九通航聯席總裁孫永安。
孫永安表示,近十年來,通航產業在全國兩會上一直被廣泛關注,代表委員們呼吁通航產業快速發展的聲音也逐年增強。但是,通航傳統產業目前存在三個主要問題:一是飛機引進成本高;二是浪費嚴重;三是使用效率低下。為了解決以上痛點,天九通航在網約通航、按需出行領域,實現長航程使用公務機、區域飛行RAM使用直升機、未來城市空中交通UAM使用載人智能飛行器全產品鏈設計與實踐,大大提升了飛機利用率和運營效率,助力中國通用航空產業邁向科技引領創新的新紀元。
對于共享專機的模式,孫永安提到,早在十多年前,美國人就在做共享專機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公務機模式都是共享模式,共享專機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天九通航把這個模式引入了中國。2020年8月,天九通航推出國內首款共享專機“天九一號”,采用大共享模式,企業家花專機2.5%的成本就能享受100%的專機服務。同時,專機閑置時可用于融資租賃,帶來更大投資價值,實現“共建、共享、共贏”的品牌價值。
在孫永安看來,隨著大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共享專機模式也必將盤活中國公務機存量市場,撬動中國通航產業創新發展。同時,共享機主是所有機構都關注的優質客戶,他們都是擁有獨特商業眼光和財富能力的高端商務人士,圍繞他們的數據與算法顯然蘊含了特別的想象力。天九通航秉承大共享理念,以科技創新力量,打造大通航與大健康兩大產業資源共享平臺,推動產業互聯與價值創造,構建了可持續的未來商業新生態。
據國家信息中心正式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2)》顯示,“十四五”我國共享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共享經濟在生活服務和生產制造領域的滲透場景將更加豐富。
孫永安提出的“用共享經濟理念重構商業模式”的新思路,在天九通航的運營中得到了實踐的檢驗。據了解,天九通航成立于2019 年,以“大共享”商業模式,為百萬企業家提供定制化的共享專機服務與候鳥式共享康養服務。
孫永安告訴記者,近年來,天九通航在持續關注和深耕通航產業的同時,也在“大共享”理念的支撐下,積極探索通航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聯動,關注項目的社會價值。目前天九通航擁有“大通航”和“大健康”兩大業務體系,通過“共享公務機”、“共享直升機”、“共享載人無人機”、“共享農莊”、“康養基地”等產品矩陣,聚合全球產業鏈優質資源,推動通航產業與健康產業加速升級,助力國家“交通強國”、“鄉村振興”、“健康中國2030”計劃,致力于讓企業家享受新時代便捷通航,享受高品質健康生活。
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具有將閑置資源通過平臺化方式聚集,將工業能力、信息化能力和市場發展機遇進行共享的特性,能夠促進提升社會效率和創造價值,這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目前,以共享經濟賦能的中國通用航空發展模式進入了嶄新的階段。孫永安透露,天九通航的第一架共享專機于2020年12月在海口成功首飛。天九通航第二架共享專機“天九一號·神龍隊”在2021年6月在四川盧家灣試驗飛行取得圓滿成功,到2022年1月,天九通航第四架共享專機“天九一號·鴻雁隊”于上海虹橋機場體驗試飛取得圓滿成功,天九通航正在用產權共享、拼機飛行等新模式,踐行綠色出行、低碳發展理念,推動行業朝著資源消耗、成本費用“雙減半”和飛機利用率、運營效率“兩提升”的目標邁進。
近年來,政策方面,國家對平臺經濟給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市場方面,2021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36881億元,同比增長約9.2%,繼續呈現出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技術層面,5G技術、低空開放、通航新基建、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為平臺經濟提供了先進的發展手段。
共享經濟、平臺經濟是國家鼓勵發展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為現階段通航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孫永安告訴記者,因獨創性與高成長性,天九通航作為通用航空市場的后起之秀,先后獲得2020金絲路全球通航產業領軍品牌獎、2020智慧通航建設推進獎、2021中國年度影響力新銳品牌獎等殊榮。2022年,天九通航成功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采訪的最后,孫永安對記者分析說,共享經濟在通航發展中的應用恰逢其時,必將為中國通航領域注入新的活力,讓移動空中出行在未來觸手可及。
第三屆民航通航發展大會匯聚業內專家和精英翹楚共商通航發展良策,對于加快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消費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通用航空行業市場規模近年來呈上升態勢,其中市場規模在2014年至2018年間高速發展,由19.6億元上升至36.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7.0%。通航產業萬億級市場藍海,結合大共享的創新商業模式,在經濟內循環國家戰略支持下,在未來會掀起怎樣一場產業變革,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