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基于小鼠和人類組織的研究發現,孕期高脂飲食可能會破壞胎盤和胎兒大腦之間的通信,并提高后代對神經系統疾病的易感性。相關論文11月29日發表于《自然-代謝》。
美國杜克大學的Staci Bilbo和同事比較了小鼠孕期飲食對雄性和雌性后代的影響方式。研究人員分析了胎鼠大腦和胎盤組織,以及小鼠后代的行為學指標,如交流、對社會刺激的反應,以及喜好糖水的獎賞尋求行為。
研究發現,孕期高脂飲食的母鼠生下的雄性小鼠,其大腦的血清素可得性會降低。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影響會一直持續到小鼠成年,可能還會導致雄性小鼠的行為變化,如糖水偏好降低,這是缺少獎賞行為的一個指標。
除了研究小鼠外,研究人員還分析了人類胎兒大腦和胎盤組織,發現孕婦血脂(衡量飲食脂肪含量的替代指標)偏高與人類男胎、雄性胎鼠大腦的血清素水平偏低有關。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研究結果可能描述了孕期飲食影響雄性小鼠后代行為特征的機制。未來,仍需開展進一步研究了解該機制的全面影響,以及母體環境對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馮麗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