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頭號正文

正確的泡腳方法是什么? 泡腳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2-06-25 15:32:10

泡腳的注意事項

1、時間不宜太長

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和心率會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

2、一定用手試溫

泡腳時,不能確定水的溫度時,建議用手試而不要用腳試,因為手比腳對溫度更敏感。對于糖尿病足患者,洗腳時用溫度計測定溫度,以避免燙傷。

3、配合按摩足底

睡前用熱水泡腳特別適合寒證,如素怕冷、手足涼,伴有慢腹泄、痛經、冠心病、小便困難等病癥。泡腳后,還可以配合按摩足底相關的反射區,如慢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按摩前列腺、尿道的反射區等。

4、老年人防止暈厥

由于更多的血液會涌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暫時停止泡腳,馬上躺在床上休息。

5、飯后半小時不宜

吃完飯后,人體內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飯后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日久會影響消化吸收而導致營養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飯后1小時再泡腳。

6、水溫不要過高

生活中,有些人慣用很熱的水把腳泡得通紅,并以為水溫越高效果越好。事實上,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如果水溫太高,雙腳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7、熱病患者不宜

對于熱病患者則不宜泡腳,如高熱、出血、口熱舌干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對溫度不敏感,或患有糖尿病、下肢靜脈曲張等,特別要注意水溫,因為這類患者容易并發周圍神經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即使水溫很高,他們也感知遲純,就容易被燙傷。

正確的泡腳方法

泡腳不光要把握最佳時間,正確的泡腳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泡腳的水溫應該控制在38-40攝氏度左右。很多中年人容易陷入水越熱泡腳效果越好的誤區。事實上,水溫過高會引起腳步血脈擴張,讓更多的血液流向足,容易引起心臟、腦部、腎臟等供血不足。而生長發育期的兒童用太熱的水泡腳容易衍生成扁足。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