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精和三氯蔗糖這兩種人工甜味劑,盡管被認為不會增加血糖水平,但它們可能會通過改變人體腸道微生物,進而誘導改變血糖水平。相關論文8月19日發表于《細胞》。
這些甜味劑是患有糖尿病等代謝疾病或希望減肥的人使用的糖替代品。它們的甜度是糖的200倍以上,卡路里很少甚至為零。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Jotham Suez和同事在以色列120名沒有潛在健康狀況的成年人中測試了4種糖替代品對血糖的影響。參與者稱,他們在研究前的6個月中沒有食用低熱量甜味劑。
參與者被分為6組。兩周時間里,其中4組參與者每天3次食用兩包溶于水的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糖精或甜菊糖。所有甜味劑包中都含有至少96%的葡萄糖。每種甜味劑的每日總攝入量均低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規定的可接受水平。第5組在同一時期攝入等量的葡萄糖粉末。第6組沒有攝入。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以及前后各一周,所有參與者都佩戴了連續血糖監測儀。之后,參與者完成了葡萄糖耐量試驗。該試驗測量人體攝入葡萄糖后控制血糖水平的有效性。
研究人員發現,平均而言,攝入糖精和三氯蔗糖的人在糖耐量試驗后血糖水平會顯著上升。Suez說,其他組參與者的血糖保持穩定,甚至略有下降,即使是那些每天攝入葡萄糖的人也是如此。這表明并不是甜味劑包中的葡萄糖提高了血糖水平。
團隊還分析了參與者每天的糞便和唾液樣本,發現所有4種甜味劑都顯著改變了腸道和口腔中細菌的數量、活性和類型。他們每周采集血液樣本,發現了代謝產物或分子的相應變化。
糖精和三氯蔗糖組中的一些血液代謝物變化在糖尿病或血管疾病患者中也會出現。其中一些已知在糖分解中發揮作用。
研究人員將糖精、三氯蔗糖、葡萄糖和無補充劑攝入的人的糞便樣本移植到小鼠的消化道,發現從糖精和三氯蔗糖組移植的糞便導致小鼠餐后血糖升高。
這表明是微生物的變化導致了這一結果。“甜味劑本身不會提高血糖。”Suez說,但它似乎通過微生物介導的機制削弱了人體在進食后控制血糖水平的能力。
這些微生物和代謝變化對健康的影響仍然未知,團隊希望未來的研究有助于厘清這些關系。(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