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概念正文

全球變暖使泥炭蘚潛在分布區向北移動 移動距離隨氣體排放加劇而增加

2022-10-12 09:44:42 中國科學報

泥炭地是全球最大的天然陸地碳庫,氣候變化會給其帶來怎樣的影響?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朱瑞良團隊基于長期泥炭蘚物種多樣性的調查,首次模擬了不同氣候情境下6種泥炭地優勢泥炭蘚物種的全球分布,發現隨著全球變暖,泥炭蘚潛在分布區呈向北移動的趨勢,且移動距離隨著溫室氣體排放的加劇而增加。相關研究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于《全球變化生物學》。

“我們的研究發現,北方高緯度泥炭地的泥炭蘚適宜分布區和物種豐富度將在未來30年至50年增加,北方高緯度泥炭地以南的泥炭蘚適宜分布區和物種豐富度則會大規模減少。”該論文第一作者馬曉英說,“全球變暖可能會加劇北半球高緯度泥炭地富營養沼澤物種的局部滅絕,同時導致北半球中低緯度和南半球泥炭蘚泥炭地本身的消亡。”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氣候變暖,和全球其他區域相比,包括我國東北泥炭地在內的北方泥炭地南緣,將經歷最大程度的泥炭蘚適宜分布區縮減及物種豐富度的下降,是全球泥炭地碳匯向碳源轉變的風險區域,將成為未來研究氣候變暖對全球泥炭地碳通量影響的重點區域。(張雙虎 黃辛)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