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科技創新推動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廣西科技進步貢獻率由48%提高到55%;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從2018年的44.84%提升至2021年的53.51%,《2021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顯示,廣西首次進入全國區域創新第二梯隊;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特別是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廣西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按照“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后端轉化”思路,聚焦產業發展、聚合創新資源、聚力體制攻堅,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八桂大地上創新浪潮奔涌激蕩,創新型廣西建設奏響澎湃樂章。
“這十年,是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的十年。為了闖出一條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廣西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堅持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廣西科技廳負責人說。
10年來,廣西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十三五”期間,廣西新設立50億元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科技創新,聚焦重點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一大批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產業技術攻關。
玉柴集團研制出國內首臺商用車燃氫發動機,南南鋁高端鋁合金產品助力載人航天,廣西農科院粉壟耕作技術惠及全國26個省區,陸基高位圓池循環水養殖技術入選農業農村部重大引領性技術,基于中泰天然藥材的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究項目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登上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封面。
同時,廣西還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科技強桂三年行動,強化創新功能區、創新平臺建設力度,全區高新區總數由2015年的8個增至現在的14個。加強培養企業創新主體,完善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體系,2022年上半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3300家以上,國家級孵化器保有量達到22家。
(記者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