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景陽 通訊員 朱海燕
(資料圖)
日前,第五屆白云鄂博資源戰略研討會在內蒙古包頭市隆重召開,何繼善、翟明國、吳福元、毛景文、王運敏、李獻華、姜濤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專家熱烈討論,深入交流,達成共識,為白云鄂博礦山釋放巨大潛能,開拓了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
研討中,院士、專家對包鋼全方位生態保護、綠色開發、科學規劃、高效利用白云鄂博資源給予高度肯定,對白云鄂博資源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發展前景充滿期許。
圍繞白云鄂博資源戰略未來規劃與發展,王運敏院士指出,要加大資源勘查力度,探明“家底”、指導規劃,加快深部礦產勘探,應用先進采礦技術,在綠色開采、精準開采、數智開采及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做足文章。
吳福元院士認為,白云鄂博礦藏神奇瑰麗、獨一無二,要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并重,加大資源現狀調查力度,突出深部找礦,引進尖端技術,加強全鏈條融合,破解“卡脖子”難題,以科技創新帶動白云鄂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全產業鏈升級。
白云鄂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給毛景文院士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出,要繼續探明資源,優化產業布局,再接再厲探索和攻破更多可利用資源,引入混改機制釋放活力,更好地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將白云鄂博打造成為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在包頭形成產業集群。
包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栓師表示,從2017年至今,包鋼連續四次成功舉辦白云鄂博資源戰略研討會,院士、專家均提出了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意見建議,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形成了科研成果,逐步掌握了開啟白云鄂博的智慧鑰匙。
據悉,本次戰略研討會形成五大共識:
一是資源戰略在國家安全發展中至關重要,白云鄂博資源在國家資源戰略中占有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無論是稀土,還是螢石、鈮等資源開發利用,須納入滿足國家重大需求中予以高度重視。
二是白云鄂博資源成因復雜,資源潛力巨大,無論是深部還是外圍,資源的初步研究顛覆了之前許多認知和公布的資源量,需要繼續舉國家之力,調動集聚各方力量,加大基礎研究、科技攻關和勘探投入,徹底摸清“家底”,為國家決策、產業發展提供科學精準依據。
三是白云鄂博資源共伴生礦的特點,決定了鋼鐵、稀土產業鏈不可分割,需持續落實綜合利用方針,推動產量更加能夠滿足下游增長需求,加強高質化利用、保護性開發的應用研究。
四是包鋼要充分調動國家、地方、企業和科研院所等各方積極性,依托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稀土新材料創新中心,集聚各類資源和力量,保障國家珍稀礦產資源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五是白云鄂博資源戰略研究、研討非常必要,需要進一步傳承好“4·15會議”精神,發揮科學精神和“蒙古馬”精神,每年持續辦好白云鄂博資源戰略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