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快資訊丨中國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由≥140/90mmHg下調至≥130/80mmHg

2022-11-14 08:34:53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次指南將高血壓診斷標準修改為≥130/80 mmHg,不僅有充分的國際和國內循證醫學證據支持,而且血壓水平在130~139 mmHg和/或80~89 mmHg的人群多為中青年,下調診斷標準體現了防線前移、加強初始預防的理念,否則我們將錯過減少高血壓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危害的關鍵時機。”11月13日《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發布,在線上發布會上,北京安貞醫院趙冬教授介紹了指南最重要的臨床問題之一——高血壓診斷標準和分級相關的內容。

北部戰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在致辭中指出,在國家衛健委的指導下,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歷時兩年聯合制訂的《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發布。

高血壓是我國患病人數最多的慢性病,隨著老齡化的進展,高血壓的預防及規范化診療工作越來越重要。趙冬教授介紹,針對血壓130~139/80~89mmHg人群開展生活方式干預以及非藥物治療無效時啟動降壓藥物治療,就是減少高血壓不良后果的重要窗口期,總體是符合成本效益的。

“指南推薦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降至<130/80 mmHg,包括無心血管合并癥、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腦卒中史、慢性腎臟病、糖尿病以及老年高血壓患者等。”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英賢教授介紹了高血壓患者降壓靶目標相關內容,他指出,目前已有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例如SPRINT研究、STEP研究、CRHCP研究等表明將血壓控制得更低一些,能夠帶來顯著的心血管獲益。

“新指南將心血管病危險分層簡化為高危和非高危,對于一線臨床醫生來說,分層標準越簡化,越有可操作性和推廣性,有利于盡快判斷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治療時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李勇教授介紹了高血壓患者簡化心血管危險分層相關的內容。據介紹,血壓高于140/90mmHg以及收縮壓130~139 mmHg和/或舒張壓80~89 mmHg合并臨床合并癥、靶器官損害或合并≥3個危險因素者均列為高危心血管病風險,需要積極藥物干預。同時新指南首次將高血壓的重要并發癥——心房擴大列入靶器官損害。

指南發起人和首席專家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蔡軍教授介紹,該指南是我國高血壓領域全新的循證指南,制訂全程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循證評價與指南研究創新單元和蘭州大學健康數據科學研究院陳耀龍教授團隊提供方法學支持。

蔡軍教授還指出,因為高血壓領域涵蓋的概念和臨床問題非常廣泛,本指南只針對最重要的、對臨床決策產生重要影響的以及最有爭議的問題形成推薦意見。

韓雅玲院士介紹,本指南的制訂嚴格遵循世界衛生組織指南手冊和高質量指南的制訂規范,是落實健康中國心血管防治行動的重要舉措,在預防、藥物治療和非藥物干預以及繼發性高血壓篩查等方面有非常大的突破和變化。相信2022《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的發布必將促進我國高血壓防治事業的進步,推動健康中國目標的早日實現。

據了解,該指南將于11月24日在《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22年11期正式發表(預發表鏈接:http://rs.yiigle.com/yufabiao/1432110.htm)。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診斷標準 中國成人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