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世界快資訊丨研究揭示:東亞夏季風增強為人類定居青藏高原東北部提供適宜氣候條件

2022-11-14 20:38:48 科技日報


(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獲悉,日前,由中科院青海鹽湖所和蘭州大學合作的項目——復雜沉積物的單顆粒釋光測年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結果表明,東亞夏季風增強導致沙隆卡遺址全新世中期氣候溫暖濕潤,為人類定居青藏高原東北部提供了適宜氣候條件。研究利用最新發展的單顆粒釋光測年方法及計算模型,有望解決青藏高原鹽湖沉積物等復雜樣品年代學瓶頸問題,改進檢測不完全曬退沉積物的測年技術,并可靠地測定其沉積年代,是光釋光年代學目前的研究熱點之一。

年代學是揭示鹽湖演化過程、理解湖泊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響應機制、準確揭示鹽湖成鹽成礦規律的重要前提。受困于青藏高原鹽湖沉積的復雜性,鹽湖演化研究相關的復雜年代學研究存在瓶頸問題。光釋光測年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項測年技術,不完全曬退及信號暗淡等問題限制了其在青藏高原復雜沉積物中的應用。

據悉,該研究依托青藏高原東北部黃河上游沙隆卡考古遺址洪水-古土壤沉積序列,開展詳細的單顆粒鉀長石釋光測年方法學研究,建立可用于復雜沉積歷史樣品的單顆粒鉀長石測年流程及分析方法。通過釋光特性分析,利用獨立碳屑放射性碳14測年和單顆粒石英測年,進一步驗證了單顆粒鉀長石測年方法及獲得年齡的可靠性。首次提出單顆粒鉀長石pIR50IR170測年流程的最小年齡模型可用于全新世不完全曬退的河流沉積的年代測定。基于洪水-古土壤沉積序列年齡-深度模型以及粒度和磁化率等氣候代用指標分析,闡明了東亞夏季風和洪水對人類定居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影響。結果表明,東亞夏季風增強導致沙隆卡遺址全新世中期氣候溫暖濕潤,為人類定居青藏高原東北部提供了適宜氣候條件。東亞夏季風降水變化引起的洪水事件顯著影響了古人類在該遺址的定居。在全新世中期至晚期東亞夏季風降水在該地區減弱背景下,生存策略的改善可能主導了青藏高原東北部的人類定居。上述研究為未來青藏高原鹽湖沉積物的單顆粒鉀長石測年推廣應用研究奠定了基礎。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

?

沙隆卡遺址剖面的巖性、單顆粒石英OSL年齡、鉀長石pIRIR年齡和14C年齡。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供圖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氣候條件 青藏高原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