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通訊員?李永鵬?許宏洋
記者11月21日從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獲悉,近日,國網海東供電公司110千伏古驛變電站數字孿生智慧應用項目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項目正式啟動。這是青海首家數字孿生技術在變電專業領域的融合應用,旨在以數字孿生為基本載體,逐步深化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以及增強現實等更多新技術的應用。
2021年以來,青海省著力建設海東市河湟新區平北經濟區零碳產業示范園區作為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要舉措。海東供電公司將園區建設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試驗田”和“先行區”,著力強化零碳產業園電力保障,掌握園區發展規劃,科學謀劃電網布局,加大電網建設投資力度,通過助力構建“全綠電”供應體系,為園區發展提供高質量電力供應。
110千伏古驛變電站為零碳產業園綠電示范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園區提供7億千瓦時到10億千瓦時的綠色電力。數字孿生技術在該變電站的應用,將打通數字虛擬模型與現實場景的關聯通道,實現設備狀況實時診斷、分析,故障自動研判、預警。“簡單來說,數字孿生作為新一代建模仿真技術,就是以實物為基礎,構建1:1數字孿生鏡像。”海東供電公司科技互聯網辦公室主任丁再賢說。
海東供電公司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踐應用,實現真實設備狀態精準感知,設備運行精準運維、設備檢修精確決策、故障位置精確研判、故障搶修精確處置,為運維人員提供便捷的同時,大幅減少能源消耗,在響應青海零碳產業園綠電工程項目建設、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服務“雙碳”建設目標中發揮重大作用,為保障示范區全天候全時段綠電供應、打造不停電示范區奠定基礎。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科技互聯網辦公室員工正在討論110千伏古驛變電站數字孿生智慧變電站試點項目建設方案。許宏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