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關注:重獲失去的運動能力,脊髓刺激恢復中風患者上肢功能|總編輯圈點

2023-02-22 05:24:29 科技日報


(相關資料圖)

脊髓刺激助力中風后上肢恢復。圖片來源:《自然·醫學》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

最新一期《自然·醫學》發表的一項臨床研究報道,對頸脊髓進行硬膜外電刺激,改善了兩名中風后慢性肌力不足患者手臂和手的運動和力量。這些數據提供了初步證據,表明脊髓刺激(SCS)作為一種中風后上肢康復方法的潛力。

發生中風后,有近3/4的人長期出現手臂和手的運動控制障礙。這些運動障礙持續存在的部分原因是當前神經康復方法有限。硬膜外電刺激是一種臨床上批準的技術,對脊髓進行電刺激,有望促進脊髓損傷的人腿部運動功能的長期康復。盡管這些發現令人鼓舞,但針對上肢康復的電刺激很大程度上未經探索。

美國匹茲堡大學團隊為兩名中風后患慢性上肢肌力不足的女性的頸脊髓植入了SCS電極29天。研究表明,對這些脊髓回路持續的硬膜外電刺激改善了患者手臂和手的力量和靈活性。治療還使患者能獲得精細運動技能,如開鎖和操作餐具獨立進食。而且SCS的功能獲益在刺激停止后能夠持續長達4周。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初步證據表明,頸部電刺激既可作為一種輔助技術,也可作為一種康復手段,讓人能重獲失去的運動功能。

總編輯圈點

硬膜外電刺激是一種已經批準過的技術。這次,科研人員探討了這種療法對中風者上肢康復的效果。在刺激之下,受試者的上肢力量和靈活性都有所增強,而且,即使刺激停止,改善效果也沒有立刻消失。對很多人來說,運動功能的改善可以大幅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希望在經過更大規模驗證之后,合適安全的頸部電刺激能給更多患者的生活帶來改變。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