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全球微頭條丨自然資源有“戶口本”了!我國首批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

2023-03-01 14:28:17 央視新聞客戶端

總臺央視記者 譚振華

自然資源部今天(3月1日)發布消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首批重點區域完成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這意味著它們擁有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戶口本”,標志著我國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實現落地見效。

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是指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無居民海島以及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和所有自然生態空間統一進行確權登記。


(資料圖片)

自然資源部表示,完成確權登記的三個重點區域,從資源類型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登記單元內森林資源面積為382811.31公頃,水流資源面積為10279.56公頃;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內森林資源面積為219.60公頃,水流資源面積為99.68公頃;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內森林資源面積11572.54公頃,水流資源面積268.15公頃等。

從權屬狀況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登記單元總面積426853.89公頃,其中,國有自然資源面積377241.01公頃;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面積2667.96公頃,國有自然資源面積為2667.96公頃;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面積為12958.60公頃,國有自然資源面積為5057.83公頃。

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局長田文彪對記者表示,首批3個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登簿,這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明確了自然資源資產“誰所有”“由誰管”,有利于解決所有權人不到位、所有權邊界模糊、權益不落實等問題,標志著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改革任務實現了落實落地,也將為自然保護地建設提供產權支撐。首批確權登記的重點區域是我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空間。其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批設立的國家公園,是我國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護最完整、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熱帶雨林;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國際重要濕地;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山東省第一個森林生態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戶口本”里都有啥?

我們每個人都有戶口本,里面都有相關的個人信息,那自然資源的戶口本里都有哪些信息呢?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局長田文彪接受總臺央視記者專訪,解密自然資源的戶口本。

的“戶口本”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首先是自然狀況,包括自然資源的坐落、空間范圍、面積、類型、數量、質量等。不同類型的自然資源登記的自然狀況信息不一樣,比如水流記載河流長度、水面面積等,森林記載蓄積量、林種等。

田文彪表示,比如海南熱帶雨林這個范圍很大,它包含著各種的生態空間里面有各種的自然資源,這些自然資源是什么,有多少,質量怎么樣。

第二是自然資源的權屬狀況。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權利主要是國家自然資源所有權,包括所有權主體、所有者職責履行主體、所有者職責代理履行主體以及行使方式等。

田文彪說,通過給自然資源“上戶口”,清晰界定登記單元內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劃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的邊界,全民所有、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的邊界,不同集體所有者的邊界,不同類型自然資源之間的邊界等“四個邊界”,為自然資源有效監管、嚴格保護和所有者權益行使提供產權依據。

最后一項內容是其他相關事項。主要包括登記范圍內的不動產權利情況和公共管制信息等,通過關聯的方式予以體現。

如何給自然資源上戶口?

自然資源如何“上戶口”?總共有幾步呢?

自然資源部表示,總共需要通告、地籍調查、審核、公告、登簿等5個環節,完成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給自然資源“上戶口”。首先,登記機構要在收集資料,編制工作底圖的基礎上,發布首次登記通告。田文彪說,第二步登記機構要組織專業調查隊伍,綜合考慮不同自然資源種類和在生態、經濟等方面的重要程度以及相對完整的生態功能、集中連片等因素,預劃登記單元。充分利用全國國土調查、自然資源專項調查等自然資源調查成果,以及(相關)不動產登記成果,開展自然資源地籍調查,并由屬地縣級人民政府對調查成果進行核實。

之后登記機構會同相關部門對擬登簿的信息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還得在政府門戶網站及指定場所進行公告,公告期不少于15個工作日。最后,公告期滿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登記機構通過全國自然資源登記信息系統,將自然資源的權屬狀況、自然狀況等登記事項記載于自然資源登記簿。

記者注意到,以后隨著大數據、無人機、遙感、實景三維等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三維登記”模式可以讓自然資源“平面戶口本”變成“立體戶口本”,將自然資源管理從平面變為立體,從抽象變為場景來管理。

摸清自然資源家底

有序推進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

自然資源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國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相關省級層面自然保護地、江河湖泊等確權登記等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2016年,國家在吉林、黑龍江、江蘇、福建、江西、湖北等12個省(區)的32個區域先行開展試點,分類探索了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路徑方法,驗證了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現實可操作性。

2019年以來,國家層面部署開展了國家公園、大江大河、大湖、國家重點林區等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

田文彪表示,省級層面有30個省區市相繼印發了總體工作方案,組織實施了河流、湖泊,還有濕地、草原、森林以及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等重要的自然生態空間的確權登記。“我們將按照規則分步驟,穩妥地對全國的自然資源進行摸家底,為下一步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撐。”

田文彪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規程和技術標準,有序開展東北虎豹等國家公園、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點林區等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深化登記成果應用研究,推動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維護資源資產權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自然資源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