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研究預測:青藏高原絕大部分地區將受陸地水儲量虧缺影響

2023-03-03 19:28:59 科技日報


(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又被稱為亞洲水塔。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亞洲水塔區持續減少的冰川存量將嚴重威脅亞洲水塔冰川融水供給的可持續性,進而可能引發一系列不可預測的社會、環境和生態危機。3月2日,北京師范大學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張強教授團隊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關于亞洲水塔水循環研究的重要成果,闡明了青藏高原陸地水儲量演變的空間異質性及其背后的大氣動力學機制。

一段時間以來,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水資源壓力及其下游區域的水資源危機加劇,咸海、伊塞克湖和巴爾喀什等流域也同時發生干旱事件,但唯獨青藏高原中部地區的陸地水儲量呈現出顯著的增加趨勢。綜合已有的研究,仍有兩大問題需要解決:青藏高原陸地水儲量演變空間異質性背后的大氣動力學驅動機制尚不明確;2013年后青藏高原中部地區觀測到的陸地水儲量驟減現象發生背后驅動因子尚不明晰。進一步研究這兩大科學問題,對深入理解亞洲水塔陸地水儲量的時空特征及驅動機理、探討亞洲水塔的可持續性具有重大理論與現實意義。

張強團隊在深入剖析亞洲水塔水汽循環過程的基礎上,全面量化了青藏高原的大氣環流過程。研究團隊全面論述并闡明了青藏高原陸地水儲量演變的空間異質性及其背后的大氣動力學機制。

研究結果表明,青藏高原南部亞洲高山區的陸地水儲量下降主要是受西風帶傳輸的源自北大西洋東南部降水-蒸發(PME)虧缺的影響。研究團隊還通過動力學模擬證實了亞洲高山區阻止了PME虧缺進一步向青藏高原中部地區的傳播,進而引發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區陸地水儲量的增加。研究也證實了青藏高原中部地區陸地水儲量在2013年之后的突然下降,主要歸因于亞洲高山區攔阻效應的減弱。

此外,該研究進一步預測了青藏高原未來可能受陸地水儲量虧缺影響的區域,在不同氣候情景下的預測結果表明,青藏高原預計有高達84%(低排放)或97%(高排放)的區域在本世紀末受陸地水儲量虧缺的影響,這將嚴重威脅到亞洲主要河流水源供給的可持續性,進而可能會加劇下游地區的水資源危機。

?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青藏高原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