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通訊員 鄒凌 吳林波 科技日報記者 劉昊
3月3日,記者從廣西科協創新方法大賽總結會上獲悉,廣西通過創新方法的學習運用和創新方法大賽的帶動,助力科技人員獲得專利371項,推動廣西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
據悉,廣西積極面向社會籌措資金,堅持“帶題培訓”“以賽促學”“進企辦賽”“帶題參賽”模式,在全區推開了創新方法培訓工作。近年來,累計牽頭組織舉辦創新方法系列培訓60余場,服務企業近400家,培訓一線創新人員5000余人,掀起了企業科技人員學習創新方法的熱潮,有效助力重點企業運用創新方法解決實際技術難題,推動產生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2022年廣西創新方法推廣應用實現“三個新高”:一是參賽項目成果創新高。279項報名參賽項目中,企業科技人員針對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通過創新方法學習應用,形成最終技術解決方案779個,獲得專利371項(其中,發明專利175項、實用新型專利188項),正在申請專利229項,發表論文184篇,創造直接和間接效益339億元。二是參賽成績創歷史新高。斬獲國賽一等獎3項(全國一等獎23項),二等獎6項,并首次實現項目挺進全國電視擂臺賽(全國入圍擂臺賽項目僅11項)。三是培訓數量創新高。全區各市自發開展創新方法培訓數量近50場,參訓企業118家,參訓科技人員2000余人。
創新方法是科技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協,聯合啟動的一項科技創新工作。自2018年起,由中國科協、科技部共同主辦的中國創新方法大賽,面向企業推廣應用創新方法,助力企業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