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曲怡臻?科技日報記者?王祝華
3月26日,第十六屆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海口召開,來自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全國70家單位的200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共同推動網絡空間安全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當前,數字經濟背景下數據安全問題嚴峻,而基于密碼學的密碼技術是國家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的支撐技術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王小云表示,隨著網絡社會與智能社會的高速發展,國家需要培養更高水平解決密碼安全的學科交叉型人才。
“海南自貿港建設要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需要構建數字保障體系,這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網絡空間安全學科方面的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名譽主任沈昌祥表示,通過加強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能夠為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海南大學副校長高佃恭介紹,近年來,海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科著眼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積極主動服務海南自貿港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和風險防控需要,不斷加強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
2019年,海南大學成立密碼學院,是全國非軍事院校中首家密碼學院,同時開設了全國首個密碼學實驗班,成為全國首個輸出本科商用密碼人才的高校。他表示,海南大學將繼續高質量推進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和發展,努力創建一流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圍繞加快網絡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密碼技術與區塊鏈、網絡空間安全內涵、國家網絡安全標準化情況、跨境數據安全和產教融合等方面開展深入探討交流,為海南自貿港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風險防控、網絡安全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積極建言獻策。
本次會議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海南大學承辦。來自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全國70個單位的200位專家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