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西麗湖邊縱論“數實融合”——平臺企業如何更好發揮“領頭羊”作用_當前聚焦

2023-03-28 05:27:38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葉青?操秀英?劉垠


(資料圖)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數字經濟”成為熱詞之一。3月24日,由科技日報社和廣東院士聯合會聯合主辦的西麗湖論壇平行論壇——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再掀數字經濟研討熱潮。

如何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如何發揮平臺企業“應用連接器”作用,加速推進數字技術在產業鏈和創新鏈上的普及應用?學界和業界多位專家就這些事關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出謀劃策。

“數實融合”發展潛力巨大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下,數實融合有助于增強我國實體經濟的韌性和活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中國科學院院士、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長、深圳十灃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十一表示,數字經濟對整個國家的創新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16年到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實現了年均13.6%的增長速度。

陳十一分析,數字經濟包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如電商網購等屬于數字產業化,而產業數字化因為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數實融合”的規模和未來發展潛力更大。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深圳博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常瑞華持相同觀點。“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已成必然趨勢,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潛力是巨大的,數字技術創新對于實體經濟的提升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她指出,企業需要在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才能不斷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

制造業數字化是制造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所首席科學家、曙光信息產業股份公司董事長李國杰表示,制造業正在實現數字化和網絡化,下一步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是智能化。他強調,智能制造是通過數據和知識建模,將人的知識經驗轉移到計算機上,使機器成為人的同事而不只是簡單的工具。

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看來,如何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進而推動整體“數實融合”,是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

“數實融合”正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妙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廣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依特)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劉煥彬帶領團隊研發出的“博依特云橋工業互聯網平臺5.0”,實現了企業從生產計劃、生產執行到運營管理的全鏈路業務閉環,已在600多家企業得到應用,為應用企業累計獲得經濟效益60多億元。

上海富馳高科技利用騰訊云AI技術能力的工業質檢儀,僅需幾秒就可完成對目標零件360度無死角的采圖、分析、分類工作,而原來人工質檢則需要大概一分鐘。在10多臺設備持續滿載生產的情況下,預計每年可節省人力成本數千萬元。

“我們要真正做到‘數實融合’,才能賦能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劉煥彬認為,“數實融合”的關鍵是通過跨界集成、協同創新,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企業生產技術融合起來,實現數據生產要素價值化。同時,需要轉變思維方式,用大系統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用跨界集成的互聯思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用“數實融合”的技術手段提高效益。

通過數字平臺實現創新倍增

“數字平臺作為平臺經濟的重要載體,將成為高質量發展中的創新助手。”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華表示。論壇上,她分享了《高質量發展中的數字平臺力量洞察》報告。

程華指出,平臺生態利用數字技術優勢建立生態體系、實現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賦能全產業鏈的過程,是一種軟硬結合的創新,并通過開放平臺、賦能實體、打通產業鏈,推動更多的商業模式、技術創新,實現創新倍增效應,激活實體經濟的創新動能。

作為數字時代科技創新的主力,我國平臺企業在全球專利領域的領先優勢,對于構筑我國數字經濟新優勢意義深遠。程華認為,以騰訊為代表的一批平臺企業錨定世界科技前沿,持續以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和前瞻性的研發布局,推動關鍵技術領域創新,主動搶占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變革新機遇,甚至在某些領域還取得了顯赫的成績。

“數字平臺對經濟創新的推動,我國有自己獨特的路徑和豐富的表現形式。”程華認為,應發揮數字平臺特別是大型數字平臺在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中的“領頭羊”作用,引領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發展,并鼓勵數字平臺不斷升級,發揮其在推動產業互聯網發展、生產供給端數實深度融合中的催化劑和連接器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