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程?柳鑫?科技日報記者?過國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發出通知,開展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推薦遴選暨培育試點工作。
智慧旅游作為新的業態,有哪些特點?如何將科技與文旅更好地融合,推進智慧旅游標準化和規模化?3月28日,科技日報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從事多年研究的相關專家。
重構優化旅游產業體系和服務管理方式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不只是技術上的飛躍,更使人們的生活娛樂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旅游領域,也同樣如此。”江蘇理工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博士陶夢圓認為,“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這兩個概念的提出,讓旅游業也開始尋求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對產業體系和服務管理方式進行重構和優化,以此來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游客需求。
2010年,江蘇省鎮江市提出“智慧旅游”這一概念,并迅速得到了業界及政府關注。不僅有許多業界專家學者投入到對智慧旅游的學術研究中,政府也表示出了高度重視。
2011年7月,國家旅游局提出“用10年時間基本實現智慧旅游”。2013年11月5日,國家旅游局將2014年定為“智慧旅游年”,把智慧旅游作為年度旅游發展主題。
2015年1月10日,國家旅游局頒布《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智慧旅游是全面提升旅游業發展水平、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提高旅游滿意度的重要抓手。
在陶夢圓看來,經過近十年發展,如今,智慧旅游這一概念不僅深入人心,也在實踐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及應用。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為基礎
陶夢圓介紹,目前,智慧旅游在各地正處于快速發展中。但在學術界,對于到底什么是智慧旅游,至今尚未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因此,智慧旅游可以理解為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其核心仍然在于對旅游的促進,而非技術變革。
在江蘇理工學院文化與旅游學院副教授王聰眼里,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質、高滿意度的服務,從而實現旅游資源及社會資源的共享與有效利用的系統化、集約化的管理變革。
從內涵來看,智慧旅游的本質是指包括信息通信技術在內的智能技術在旅游業中的應用,是以提升旅游服務、改善旅游體驗、創新旅游管理、優化旅游資源利用為目標,是增強旅游企業競爭力、提高旅游行業管理水平、擴大行業規模的現代化工程。
相關專家還認為,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及智慧城市的一部分。目前,物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智慧旅游中。
運用這些現代信息技術增強旅游信息的可獲得性、規模性、共享性、實用性,從而滿足旅游者、旅游企業和旅游管理部門對旅游信息資源的需求,已經成為智慧旅游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理性選擇。
特別是運用新技術,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架起與市場和消費者的新橋梁,培育自己的客戶群體和“粉絲”,提高營銷和服務的精準度,提升消費者的黏性和忠誠度,拓展旅游公共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提升游客出行便利度。
同時,可增強旅游治理的能力,提升疏導和監管精準度,優化旅游供需對接,提升旅游產品和旅游營銷個性化程度。
陶夢圓認為,從目前發展來看,智慧旅游應該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是智能技術在旅游中的應用,其目標是改善旅游服務質量、提升游客旅游體驗、創新旅游管理模式、優化旅游資源分配和利用,最終達到旅游產業的整體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
推動深度融合發展仍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智慧旅游已成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一個重要方向與必然要求。”王聰介紹,相對于傳統旅游,智慧旅游的“智慧”主要體現在旅游服務的智能化、旅游營銷的智能化、旅游管理的智能化、旅游體驗的智能化。
隨著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散客和自由行游客增多,不僅為景區景點、旅游企業、相關管理部門的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旅游者的需求也產生了極大變化,個性化的體驗需求被強調,旅游產品要能夠滿足個性化、定制化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旅游平臺的搭建恰好能夠為各方提供這樣智能化的服務,以此實現服務、營銷、管理、體驗的智能化。
“云計算、物聯網、移動終端通信、人工智能是需要被強調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能力。目前,物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智慧旅游中,有效增強了旅游信息的可獲得性、規模性、共享性、實用性,從而滿足旅游者、旅游企業和旅游管理部門對旅游信息資源的需求。”王聰說。
王聰認為,物聯網作為智慧旅游的核心網絡,最終需要實現萬物互聯,表現在旅游中,即游客的移動智能終端與各景區景點終端的互聯。但目前仍然處于一個探索性階段,智慧旅游建設尚未有明確的技術標準與發展模式,也存在著諸多不足。
如何推動更深層次更廣泛的融合發展?
在王聰看來,要將科技與旅游更好地融合,生產形式與內容俱佳的智慧旅游產品需要三產融合,不斷拓展經濟發展。文化產業、房地產業、農業、工業等都可以融入旅游產業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一個文化旅游、景觀房產、農業旅游、工業旅游等一些與旅游產業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
要著力推進智慧旅游標準化和規模化,不斷加強促進智慧旅游新業態發展的標準供給,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標準的數量、質量。在具備一定發展基礎、形成一定規模和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制定智慧旅游相關標準。
要不斷加強規范智慧旅游發展的標準管理,建立和完善旅游標準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旅游標準化工作的信息采集效率,優化旅游標準化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
要積極應用大數據和信息技術,提升智慧旅游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水平,實時共享國內外智慧旅游標準最新動態信息,為各級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旅游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智慧旅游標準的政策、信息、管理、技術咨詢和服務,提升相關標準化公共服務能力、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
要不斷加強智慧旅游應用安全的標準保障,通過標準化手段的運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標準化評價考核機制,從源頭上解決旅游數字化發展的安全與質量問題,保障智慧旅游過程中數據收集、傳輸、存儲、共享、使用、銷毀等全生命周期安全,進一步提升旅游行業現代化轉型的綜合治理能力,助推智慧旅游的規范化和規模化發展。
陶夢圓建議,要對智慧旅游進行學術探索,以期對智慧旅游建設提供可靠的、可行的、科學的理論依據;建立智慧旅游評價指標體系,為智慧旅游建設提供可參考的體系標準;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勵中小旅游企業加入智慧旅游建設和智慧旅游平臺中來;要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旅游標準化人才的培養,儲備后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