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付麗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四月的茂名,街道兩旁荔枝樹開花正盛,青綠色的小果點綴其間。
茂名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是全球最大的連片荔枝生產基地。 2022年,荔枝種植面積約達135萬畝,年產量近60萬噸,銷售收入達80.7億元。據史料記載,當年運往長安城的荔枝大多都是由茂名供應的。當前,荔枝處于開花關鍵期,及時、準確、全鏈條直通式農業氣象服務尤為重要。
“荔枝在花期追肥不及時,對坐果率影響較大,這次的降水過程,我們提前2天就收到了信息,在降雨前及時追加肥力,提高坐果率。”4月3日,廣東省茂名市荔枝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張先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趨“荔”避害 服務直通果農
如何利用天時,趨利避害,提高荔枝產量、質量是種植戶最關心的問題。
“荔枝從開花、坐果、成果、采摘到上市都會受到不利天氣的影響。”茂名市氣象臺臺長謝韶說。
近幾年,為打造“直通式”氣象為農服務,茂名市氣象局組建了荔枝氣象服務科研團隊,定期制作荔枝氣象服務周年方案,開展荔枝高溫、寒凍害、干旱、暴雨等氣象災害監測與風險評估。通過收集整理全市種植養殖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信息,建立微信群為果農提供針對性的全程化、精細化、高質量的特色氣象服務;同時,不定期深入果園進行農情調查,了解果農需求,為果農提供“面對面”技術服務。
圖為氣象和農業專家現場察看荔枝花穗長勢及病蟲害情況。
“從枝梢抽生期到開花結果期、果實膨大成熟期到采摘上市期,氣象部門全程都有跟蹤服務。” 有著30多年荔枝種植經驗的荔農呂華介紹說。
科技興“荔” 搭建荔枝氣象服務平臺
2022年,茂名建成“智慧氣象服務平臺”并投入使用。該平臺涵蓋天氣實況、預報預警信息、災害防御措施、生產管理建議等內容,操作簡單、易用、實用,為開展農業智慧直通式氣象服務提供了更科學的原始數據。
除智慧氣象服務平臺外,茂名市氣象局還開發了手機荔枝氣象智能服務系統,依托廣東省氣象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平臺,融合了氣象智能網格預報業務的“繽紛微天氣”微信小程序,根據種植戶指定果園位置,在0—7天、5000米水平分辨率的“數字預報一張網”中,提供分鐘、小時、一周等不同時效長度的天氣預報,實現天氣預報即時更新查詢,有效滿足果農的不同服務需求。
“這個手機荔枝氣象智能服務系統有實時預警信號信息、臨近降水預報、七天降水預測,非常方便實用。”荔枝經營者何德偉說。
小荔枝,成了當地的大產業。氣象部門與農業農村部門建立涉農專家聯盟,聯合發布《水果病蟲信息》《農作物病蟲害與氣象預報》等服務產品,在荔枝花芽分化期、開花期、果實膨大期等產量形成關鍵期,以及低溫、暴雨、臺風等災害性天氣來臨前,聯合提出針對性的防御措施。
此外,為提供新型氣象服務,茂名氣象部門還聯合茂名人保合作采用“保險公司購買服務、氣象部門提供服務、農戶享受服務”的模式,聯合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茂名支公司作出荔枝氣象理賠指數,對專業大戶進行購買保險業務。黃嶺鎮黃嶺村委會蘇亞波為其99畝荔枝購買了保險業務,因受2023年1月底寒潮影響,按低溫凍害四天氣象指數獲理賠8910元。
茂名荔枝專項氣象保障服務是第一批廣東高質量氣象現代化建設先行試點,從提供普適性服務向提高服務科技內涵和實用性、針對性轉變,智慧化的氣象服務正助力茂名荔枝從“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