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操秀英
4月10-12日,新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醫藥高質量大會在浙江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召開。會上發布了“以健康為中心的醫學研究”方法學體系。
據了解,與以往以疾病為中心的模式相比,“以健康為中心的醫學研究”方法學體系的技術框架由12個板塊構成,包括研究對象、研究類型、數據類型、數據來源、數據分析、評價指標、研究結果、證據應用、實施主體、實施場景、技術手段、數據安全。
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院長、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俊華教授報告了“以健康為中心的醫學研究范式”提出的理論邏輯和技術架構。他闡述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人們生活方式改變、醫療實踐模式變革,進而產生醫學研究范式轉換的時代特征和現實需求?!耙孕畔⒓夹g為代表的現代科技快速發展和應用,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被改變,已經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睆埧∪A說,病人、醫生、醫院的鏈接形式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線上醫療實踐快速發展,將成為新常態。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推動了醫學模式的轉變,讓其更加重視以人為本、更加重視實事求是,這與中醫藥的實踐特點和價值觀相契合。
與會專家認為,以疾病為中心的醫學模式不能改變病人越治越多、醫院越蓋越大的世界性難題,面對未來醫學實踐的場景轉換挑戰,需要從“以疾病為中心”的模式轉向“以健康為中心”。以健康為中心的研究模式符合中醫“上工治未病”的思想,也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1世紀醫學不應該繼續以疾病為主要研究領域,應該以人類的健康作為醫學的主要研究方向”思路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