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專家共論新型電力系統發展 助力加快能源轉型

2023-04-17 19:37:11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何沛蓯


(資料圖)

“能源發展轉型之路任重道遠,需要一代代能源人不懈奮斗。”“電力系統面臨的重大變化是集中電源向集中與分布式相結合的電源系統轉變。”4月13日至14日,2023年新型電力系統產學研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華北電力大學舉辦。來自能源領域的學界、業界專家齊聚一堂,共論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大計,為加快能源轉型和實現“雙碳”目標助力。

該論壇是由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指導,華北電力大學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中關村華電能源電力產業聯盟和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創新服務中心聯合主辦。本次論壇還首次發布新型電力系統創新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匯編,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

大咖云集 論道能源轉型與新電發展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從推進能源革命的時代需求入題,帶來了題為《能源轉型與新型電力系統》的專業報告,重點介紹了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如何在隨機波動的負荷需求和隨機波動的電源之間實現能源供需平衡。他強調,能源發展轉型之路任重道遠,需要一代代能源人不懈奮斗。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作了題為《電力動態碳排放責任因子》的主旨報告。他表示,電力系統面臨的重大變化是集中電源向集中與分布式相結合的電源系統轉變。他對電源結構變化所帶來的新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采用動態碳排放責任因子的電網調節方法。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原副秘書長吳云喜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大會的召開,為行業共同探討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發展、分享行業最新發展動態、交流行業最新關鍵技術、探討合作機遇提供了良好平臺。他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對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的創新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華北電力大會副校長王增平帶來了主題報告《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給保護與安全控制帶來的挑戰》。他強調,要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防御體系,并指出必須重新審視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防御的模式與架構,為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活水引魚” 擴充產學研融合發展力量

本次論壇聚焦新型電力系統關鍵技術研發和青年人才培養,在融合與發展之間架起溝通和對話橋梁,暢通政府與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和能源領域上下游企業交流渠道,把政府、市場、企業擰成一股繩,構筑科技創新新高地,共同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會上,北京未來科學城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于成文代表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致辭。據介紹,昌平是首都重點發展的平原新城,有顏值、有空間,更有未來,他歡迎更多有識之士來昌平發展,昌平區將全力提供便利,做好服務。

華北電力大會副校長畢天姝回顧了華北電力大學推動中國電力事業發展的歷史,并指出近年來學校在響應國家“雙碳”目標下作出的貢獻。她期望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全行業能夠攜手并肩、全力以赴,為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不懈努力。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孫可帶來了題為《能源轉型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思考與實踐》的演講。他以浙江電網企業發展為例,介紹了浙江能源電力的基本情況和面臨的挑戰,還談到了浙江正著力建設“四高”型的電力系統,希望能夠為“雙碳”目標實現貢獻浙江力量。

首次發布?引領前沿技術創新方向

此外,論壇還首次發布了新型電力系統創新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匯編成果。匯編文件依托華北電力大學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和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的企業集群優勢,從典型案例落地,根植于產業鏈全生態環境,篩選出具備市場基礎、復制模式、應用效益和推廣意義的技術解決方案收錄在冊。

據了解,匯編文件總體框架可以概括為“1+3+4”。1個中心目標是圍繞雙碳背景下創新產品和前沿技術推動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3個主題篇章分別為綜述篇、創新產品篇和技術解決方案篇;4個場景維度按照應用領域垂直劃分為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和儲能側,覆蓋目前能源電力領域產業全鏈條。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