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4月19日,記者從國家圖書館了解到,在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和第28個“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國家圖書館將推出系列活動,助力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資料圖)
來品書香 看讀十八屆文津圖書獎獲獎作品
4月23日,國圖公開課演播室將現場發布第十八屆文津圖書獎評選結果,并推薦社科類、科普類和少兒類年度佳作。當天,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近百家各級各類圖書館將聯合發布評選結果并舉辦相關閱讀推廣活動。
當天,評選結果將通過官方微博、微信、視頻號及抖音號,文津圖書獎專題網站發布,讀者可以通過專題網站在線檢索、瀏覽和閱讀歷屆獲獎圖書和推薦圖書書評信息。此外,還邀請了獲獎圖書作者、館員錄制“讀書推薦”短視頻在新媒體平臺進行推廣。
4月23日起,第十八屆文津圖書獎獲獎書展將在總館北區二層大廳舉辦,總館北區中文圖書區設置圖書專架,國家圖書館少年兒童館設置少兒類獲獎及推薦圖書展示專架,供讀者閱覽。同期中國圖書館學會將聯合業界,動員全國各級各類圖書館及有關單位通過線上線下舉辦第十八屆文津圖書獎巡講巡展,設立專題書架,開展講座或沙龍等宣傳推廣活動。
活動期間,“網絡書香·閱見美好”微信小程序將推出第十五至十七屆文津圖書獎專題閱讀推廣活動。通過“專題閱讀”專區,提供24種第十五至十七屆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的免費全文閱讀服務。
來閱古籍 看古籍保護成果展
4月28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典籍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字節跳動公益三方聯合主辦的“同心護珍寶 聚力續華章——‘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成果展”將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六展廳開展。2021年6月,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字節跳動公益簽署《古籍保護與利用公益項目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開展古籍修復、人才培養、古籍活化與數字化等公益項目。項目實施至今,古籍修復項目已圓滿完成。為全面展示該項目取得的豐碩成果,服務大眾,此次展覽精選35種39件修復完善的珍貴古籍予以展出,展品包括《永樂大典》“湖”字冊、樣式雷圖檔、輿圖和金石拓本等。展覽以“活化展示”為特色,通過圖文、影像、多媒體及實物等方式,向大眾推廣、普及古籍修復知識,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古籍的良好氛圍。
4月28日,“邂逅·多彩大明1573——萬歷文物主題特展”和“Case Lab元世界——福爾摩斯大型沉浸式主題展”將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七、八展廳開展和第三、四展廳與觀眾見面。具體信息歡迎關注國家典籍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來賞非遺,聽講座,體驗多元閱讀樂趣
4月17日至4月21日,國圖影院將舉辦“光影中的名著—中國經典電影展映”,放映根據中國文學作品所拍攝的《祝?!返?部經典電影。讀者可關注“國圖藝術中心”官方微信號,獲取領票信息。
4月22日上午,在古籍館臨瓊樓將舉辦中國典籍與文化系列講座“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大講堂”開幕儀式及首講。講座由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鄭州大學漢字文明傳承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是“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項目之一。首講將邀請清華大學人文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教授帶來主題講座——略說漢字與中華文化的存續。
4月23日,國家圖書館將正式啟動國圖講壇“一本書·一個人·一座城”全國聯講活動,并發布12場講座和沙龍活動詳情。本次聯講共邀請12家省市級圖書館參與,合力打造系列精品講座和沙龍活動,借助全國圖書館講座聯盟和社會媒體的力量進行推廣。結合活動,國家圖書館聯合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推出“一書一城”主題活動,精選全國12個省市著名作家的相關作品,為乘客提供限時免費全本在線閱讀,并通過地鐵車站內的燈箱展示、實體展覽和線上話題互動等方式向讀者推廣。
4月23日,國家圖書館將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發布經由館員審讀、專家評審,遴選出的知識產權領域相關圖書書單。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國圖講壇”將舉辦知識產權主題講座,邀請北京大學法學院張平教授向社會公眾講授知識產權的保護實踐及市場競爭機制,此次講座也將通過官方微博線上直播。
4月23日上午,國家典籍博物館“甲骨文記憶”展廳將舉行甲骨傳拓技藝非遺演示與互動活動。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甲骨傳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袁玉紅副研究館員將現場演示甲骨傳拓技藝,觀眾可領略甲骨文的象形文字之美。
4月28日,總館北區中文報刊閱覽區將召開悅讀樂至·書香伴老——老年讀者閱讀分享交流座談會,旨在進一步提升閱覽室的精準服務水平。會前,國家圖書館已對到館老年讀者開展了問卷調查,會上,將介紹國家圖書館文獻資源和服務內容,并與老年讀者開展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