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資料圖)
陸亦煒雙手撐開國旗,雙腿騰空躍起,連額前的頭發都揚了起來。他躍上領獎臺,享受屬于自己的榮耀時刻。
這是在2019年,俄羅斯喀山。“00后”陸亦煒奪得第四十五屆世界技能大賽花藝項目冠軍,站上世界技能之巔。
陸亦煒是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生態技術與工程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金牌的榮耀已成為過去。如今,他不斷精進自己,學習更多知識,探索風景園林專業之美,也繼續在自己的花藝路上深耕,帶團隊服務上海老舊社區花園。
“練到手抽筋,甩甩手接著干”
當年,陸亦煒選擇的道路是“中本貫通”,即中職教育和應用本科教育貫通。
陸亦煒興趣愛好廣泛,他曾開玩笑說,自己就是家長口中那種“什么都好但就是學習不好”的孩子。
其實,中考后,陸亦煒也考出了能夠進入區重點高中的分數,但他還是選擇學一門手藝,選擇了自己更心儀的上海市城市建設工程學校(上海市園林學校)的風景園林專業。
后來,他決定去鼓搗花藝。
父親一開始也不理解:“搞點花有什么意思,那是女孩子弄的。”
直到父親看到陸亦煒的花藝作品照片——“實在是太漂亮了,跟我們想的插花不一樣”。
陸亦煒說,東方插花講究意境,西方插花講究色彩的碰撞。插花跟繪畫、音樂都有關系。它講究色彩的搭配,講究明暗和不同飽和度的配合;它也講究韻律,線條的律動,此起彼伏的節奏感;而且,花藝跟建筑、空間結構也有關系,古代木質建筑中的榫卯結構,就可以運用其中……
看似小事情,背后卻有大學問。要取得成功,就得琢磨、得鉆研,當然也離不開勤加練習。
其實,從先天條件上來看,陸亦煒或許并不特別適合學習花藝。
陸亦煒對花粉過敏。訓練時藥不離身,處理花材時還要戴著手套。比起普通男生,他的手還偏小,可比賽時常常需要抓著一把花材,一拿就是好幾個小時。
克服生理局限的方法,一是忍、二是練,陸亦煒硬是把短板給補上了。
“為了配出讓自己滿意的花束,他常常一遍遍畫著草圖,做不好就練三遍、四遍、五遍,有時練到手抽筋,甩甩手接著干。”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老師說。
“金牌的榮耀只是一時,更重要的是今后的路”
進入到大學后,“花藝冠軍”有了新煩惱——許多專業知識并未接觸過,得趕緊補上。
還是一樣,用笨辦法、下苦功夫。
陸亦煒從頭學習制圖軟件,對照書籍,反復練習;收集設計案例,細細解讀,直到能看懂設計方案。陸亦煒是上海本地人,原本可以每周回家,但在那段時間他放棄了周末回家的機會,在學校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充電。經過一番苦練,他不僅學會了手繪速寫設計,在課余時間還自學了建模渲染。
陸亦煒去上海植物園、上海工匠文化宮等地參加專項展示,在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擔任花藝師。他積極響應人社部的號召,錄制并推廣了16種傳統插花的專題節目。2022年,他帶隊獲得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金獎。
“我覺得金牌的榮耀只是一時,更重要的是今后的路。我要踏實地做好自己,每天一步一個腳印。在扎實提高自己的同時,我還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真正為實現國家技能水平的飛躍,貢獻一份力量。”陸亦煒說,這個時代造就了他,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技能工匠。“每一個新起點,都是新的挑戰,每一次挫折,都是我成長中的一部分,我愿披荊斬棘,不負花樣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