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全球實時:“2023中國綠色貨運先鋒”論壇: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成效顯著

2023-04-26 18:31:51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4月25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和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在北京舉行“2023中國綠色貨運先鋒”論壇,在論壇上發布的《綠卡榜:中國卡車減污降碳進展研究》(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我國近年來開展的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卡車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新能源卡車發展駛入“快車道”。


(資料圖片)

但在貨運行業邁向零排放的清潔化進程中,仍需加速轉型。報告建議,“十四五”時期應繼續深挖卡車行業減污降碳潛力,兼顧提升標準與強化監管,拓寬新能源車使用場景。

2019年—2021年,我國卡車保有量持續上升的同時,卡車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報告分析發現,國六標準的實施和在用車排放監管體系的完善,有效推動柴油卡車排放持續下降。

“《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發布實施后,《綠卡榜》已連續四年通過多源數據評估卡車行業減污降碳的進展和成效,識別綠色轉型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推動貨運綠色先鋒企業引領行業發展,助力貨運行業邁向零排放。”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付璐博士說。

報告結合環保年檢、跟車測試等多源數據,發現國六柴油卡車減排效果顯著,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比國五車低56%—73%,在“天地車人”一體化排放監管體系下,國五標準在用車的污染物排放濃度也在持續下降。

“我國建立的在用車全過程排放監管體系,不僅有效推動在用車排放的持續改善,同一標準的新車排放控制水平也在提升。”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交通項目主任成慧慧說,以使用時間同為兩年的柴油卡車為例,2018年以后注冊登記的國五柴油卡車,與2018年以前的相比,環保年檢中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下降比例達10%以上。

標準升級是推進柴油車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吳燁說,我國應加快下一階段排放標準的研究和準備工作,并納入溫室氣體排放限值,實現燃油卡車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協同管控。

2022年,我國新能源卡車銷量較“十三五”末增長了4.6倍,達到17.2萬輛,新能源重卡取得突破性進展,銷量增長了7.7倍。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執行秘書長李陽說,新能源重卡的發展對新能源卡車的規模化應用十分關鍵,換電重卡的發展在補能和運輸效率等方面都具備較大優勢,發展換電重卡是拓寬應用場景的重要創新,但目前仍需要標準、規范等盡快落地,加大推廣力度。

報告建議,在新能源卡車推廣應用上,政府部門需完善政策框架,加快基礎設施布局,建立具有示范效應的綠色貨運廊道,持續推進技術研發與創新等。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張少君說,在卡車能源替代進程中,上游能源生產、供應等環節的清潔低碳水平決定了卡車能源替代的碳減排優勢大小,卡車行業也需要和電池、能源等行業做到碳減排協同,以最優能源路徑實現卡車行業“雙碳”目標。

與報告同期發布的《綠卡榜2022:中國卡車及生產商綠色排行榜》對我國卡車及其品牌、生產企業的環保及能耗表現進行評估分析。榜單顯示,一些老牌車企在柴油車減污降碳指標中名列前茅,并在布局純電動卡車產品矩陣;一些新成立的純電動卡車生產企業,其產品能耗經濟性也位居榜單前列。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