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四川溫江:夯實種業基礎 開啟水稻制種“芯”征程

2023-06-20 21:23:46 科技日報

芶文涵?陳科


【資料圖】

綠油油的稻田里插了許多白色的標簽,上面寫著編號和稻種名稱……6月20日,筆者來到位于四川溫江萬春鎮高山村的四川種業集團農作物基地,只見田間秧苗一行行整齊排列。與常見的育秧方式不同的是,這里每兩行秧苗中間都有一行“留白”。

為何要“留白”?四川種業集團科創中心院長周蜀川解釋說:“中間預留部分是用來移栽母本的,因為父本母本生長期不一致,為了讓它們能夠在花期相遇,要提前移栽父本。目前秧苗已經返青,正處于分蘗期,現在每株差不多分成了2—3蘗,等分到5蘗的時候,就可以移栽母本了。”

周蜀川說,高山村日照充足、水資源豐沛且土地肥沃,是一片適合農作物制種的“寶地”。目前,四川種業集團已在高山村115畝的連片農田上開啟了水稻展示示范。

溫江區新經濟和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現代種業建圈強鏈是成都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溫江正瞄準生物農業、數字農業、現代種業三大領域,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爭創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其中,在現代種業領域,四川種業集團落戶溫江的科創中心是一個重要的創新載體。

去年11月,科創中心在成都市農高創新中心成立。到今年4月,不足半年時間,中心便已正式啟動油菜育種,以及水稻、玉米等種業創新工作。“我們立足西部現代種業發展高地戰略定位,將承擔育、測、繁、推、服等工作。”科創中心相關負責人說,該中心聚焦水稻、油菜、玉米和生豬、牛、羊等短板,創新種源關鍵核心技術;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商業化育種創新聯合體,加快種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

目前,仍在建設中的科創中心已啟動科研團隊組建工作,正廣泛招攬行業頂尖人才。現有員工11人,包括博士3人、碩士6人。

“我們始終堅持商業化育種的理念。”該負責人說,當前科創中心已與四川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四川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團隊達成合作,分別在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方面開展育種聯合攻關;并與種業企業聯合推廣優質水稻和蔬菜品種,充分發揮平臺推廣優勢。

此外,為加快水稻品種選育及審定推廣進度,科創中心還牽頭組織了“四川種業聯合體”,聯合8家高校、科研院所和種業企業開展“長江中下游水稻品種區域試驗”。同時,為打造集團公司“當家品種”,更好服務建設更高水平“天府糧倉”,今年,科創中心還向社會征集了水稻、玉米、大豆等糧油作物新品種(新組合/品系)共115個,分別在溫江、邛崍、眉山以及云南、貴州等四川省內外共22個點位開展示范。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科創中心將持續加快高水平現代生物育種平臺、高標準育種試驗基地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創新商業化育種聯合攻關模式,加強四川省內外種業科研資源整合聚集,加快在油菜、玉米、水稻等領域突破性新品種選育,力爭早日將科創中心打造成西南領先、國內先進的育種創新高地。

專家觀察水稻。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