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李虹均?科技日報記者?吳純新?通訊員?張惠雯
6月30日,由南京農業大學蓋鈞鎰院士、河南省農科院許為鋼院士等組成的專家組,走進湖北天門觀摩高產優質大豆品種示范成效,對田間展示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油料所)“中豆”系列大豆品種給予肯定。
科技日報記者吳純新 攝
與會院士專家認為,應加大“中豆”系列等高產高油優質抗逆大豆新品種推廣示范,加快推進長江流域大豆產業發展,更好地支撐服務大豆產能提升。
在油料所種植基地,“中豆62”“中豆63”“中豆57”“中豆68”“中豆55”等大豆新品種田間長勢喜人,深受市場認可。
其中,“中豆63”是我國第一個同時適宜長江流域、黃淮海和西南山區三大產區種植的高產高油廣適優質夏大豆新品種,區試平均畝產高達218.9公斤,脂肪含量21.56%,蛋白質含量42.55%。2021年,該品種在湖北大面積示范畝產達336.9公斤,創造了南方大豆高產紀錄,并以1500萬元價格創造了國內大豆高值轉化紀錄。
此外,“中豆57”是同時適合黃淮海生態區和長江流域生態區種植的國審夏大豆新品種,區試平均畝產218.1公斤,脂肪含量21.53%,蛋白含量41.18%,具有高產高油、抗倒性強、抗病性好、籽粒大等特點。春夏兩用的“中豆62”蛋白含量最高達50.07%,百粒重達24.5克,區試平均畝產205.6公斤,具有“高蛋白、高產、高百粒重”和抗病抗倒、適宜機械化等優勢。“中豆55”具有高產高油、抗病耐密、抗高溫等特點,春夏兩用的“中豆68”具有高產優質大粒、極早熟、抗逆、菜糧兼用等特點。
當天,50多家科研單位的專家和來自湖北、河南、安徽、山東等地的種子企業代表參加觀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