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莊佳宜?王忠彬
7月10日,位于長江南京段與鎮揚段分界處的寧鎮揚一體化重要交通設施項目——龍潭長江大橋第一根索股順利架設,標志著該大橋正式進入主纜架設階段。
項目一期工程起自儀征境內江北長江大堤,向南跨越長江,經南京龍潭,止于338省道交叉處,長約5公里。主橋采用主跨1560米鋼箱梁懸索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
中鐵大橋院副總工程師萬田保介紹,大橋共設有兩根主纜,單根主纜由126股127絲直徑為6毫米的高強鋼絲組成,鋼絲標準抗拉強度不小于1960兆帕,采用獨立的小循環系統進行主纜架設。大橋纜索系統首創主纜內部通干空氣除濕系統,配合除濕+纏包帶防腐系統,從技術上更好地解決主纜防護難題。
龍潭長江大橋除濕系統纜內送氣方式為世界范圍內首次應用,纜內除濕采用在主纜中心位置敷設一根送氣管,實現主纜干空氣的輸送,大幅提高送氣效率和除濕效果,有效實現主纜全截面防護,提升耐久性;同時其采集的主纜溫濕度自動監測數據會實時納入健康監測系統。
為解決內部中央送氣管道在主纜中心的受壓以及與主纜變形跟隨性難題,萬田保帶領團隊創造性地提出“螺旋鋼絲+螺紋鋼管”的送氣管道結構,聯合高校開展《龍潭長江大橋主纜足尺模型中央送氣管道干空氣除濕》等專題試驗研究,目前專題成果已通過專家評審。
此次首根主纜索股架設前后,中鐵大橋院施工監控和監理團隊對索股架設進行精確計算,提前對塔頂棱鏡、索股溫度傳感器等進行布設;針對主纜索股牽引“小循環”系統,進行全過程跟蹤檢查及驗收工作。
據悉,該大橋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屆時,將對推動揚子江城市群、寧鎮揚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優化過江通道布局,完善高速公路網絡,促進城鎮化發展等具有積極意義。
(中鐵大橋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