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一種讓水稻增產的重要基因發現

2023-07-28 05:25:02 科技日報


(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吳純新 通訊員?蔣朝常

7月27日,《自然·遺傳學》雜志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邢永忠課題組(水稻產量生物學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挖掘到水稻的一個重要增產基因GY3,通過調控細胞分裂素合成,GY3可顯著增加水稻每穗粒數,將試驗區產量提高7%—15%,為水稻高產育種提供重要的基因資源。

培育高產優質的水稻品種,不僅是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當前,我國種植的亞洲栽培稻包括秈稻和粳稻兩個亞種。在漫長的亞種分化和長期育種選擇過程中,粳稻(短圓形)和秈稻(細長形)不僅在稻米外形特征上表現出巨大差異,在基因組水平上也有很大不同。

針對水稻秈粳亞種間產量形成的機制異同問題,邢永忠課題組博士后吳比等開展了近12年的研究,發現一種新的細胞分裂素合成途徑,解析了水稻增產重要基因GY3的調控機制,對水稻遺傳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課題組利用秈稻品種特青和粳稻品種02428,構建高級遺傳群體并克隆了基因GY3,發現粳稻來源的GY3為優良等位基因,具有增產效應。他們還在粳稻GY3啟動子區域鑒定到一個反轉座子插入,該反轉座子的插入能增強GY3啟動子區域的表觀修飾,降低GY3表達量,從而增加每穗粒數和谷物產量。

進一步的實驗證明,GY3參與了細胞分裂素的“兩步法”合成,敲除或者抑制GY3的表達,可減少細胞分裂素合成前體底物的無效消耗,提高體內活性細胞分裂素含量,從而增加水稻產量。

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對GY3啟動子區域序列分析,大部分粳稻(98%)和少部分秈稻(21%)攜帶優良GY3等位基因,而當前推廣的秈稻品種絕大多數不具有GY3增產等位基因,這表明,GY3在秈稻育種中還沒有被利用。

隨后,課題組將GY3優良等位基因導入4個秈稻恢復系,發現恢復系的試驗區產量提高了9.1%—16.3%。利用這些改良恢復系配制的雜交種,也比原始雜種的試驗區產量提高了7.4%—15.4%。這些結果表明,GY3可作為秈稻高產育種的重要基因,有望推動秈稻品種產量大幅度提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