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
(資料圖片)
通過智能攝像頭和AI算法,準確識別老年人安全狀態,在其發生跌倒或需要呼救時主動發出警報,以便看護人員及時采取救助,避免生命事故的發生。7月19日,在“科技守護、與老同行”銀發科技行業論壇上,騰訊宣布面向老年人群體的智慧養老AI守護產品“隱形護理員”正式升級,由養老機構進入家庭,并將于今年完成超過1000戶老年人家庭的捐贈。
“隱形護理員”旨在解決對老年人安全危害最大的跌倒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跌倒已成為造成老年人傷害的“罪魁禍首”,全球每年有30余萬人死于摔倒,其中一半是60歲以上的老人。在中國,每年有4000萬老人至少跌倒一次,其中,每一萬人中就有8位因摔倒而過早死亡,有40%-70%的老年人因為摔傷需要就醫。
更多的傷害是因救助不及時造成的。據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我國空巢老人人數突破1億,其中失能失智的老年人不在少數。這些高齡、空巢、獨居老人在意外跌倒后若得不到及時關注,不僅會錯過最佳救治時間,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隱形護理員”依托騰訊內部AI、物聯網等優勢技術,通過志愿者“試摔員”反復訓練老人跌倒場景的視頻AI算法,打造具有跌倒檢測、火災檢測等多個功能的安全守護系統,一旦發生安全事件會第一時間觸發告警,并發送給家人或看護人員。
目前,“隱形護理員”機構版已在深圳市養老護理院成功落地應用3年,經過技術不斷迭代,AI識別準確率已達到90%以上。據騰訊SSV(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銀發科技實驗室負責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竇瑞剛介紹,在深圳市民政局的共同推動下,“隱形護理員”將逐步在深圳市公辦養老機構推廣,未來還將落地到北京、廣州、重慶等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城市。
“隱形護理員”在機構養老院承擔著24小時AI護理員的角色,接下來,它將正式由機構進入家庭。
7月19日,“隱形護理員”居家版正式上線,將聯合深圳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面向社會展開捐贈。據了解,此次捐贈將優先選擇高齡、空巢、獨居且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家庭,讓這部分最困難的老人能夠在意外發生時得到及時的救助。
面向居家場景的特殊要求,“隱形護理員”進行了產品功能的升級。首先,開發了“呼救詞檢測”功能,當老年人在視頻盲區或有隱私保護需求的場景(如臥室、洗手間等)發生意外跌倒而無法活動時,“隱形護理員”可以通過捕捉老年人說出的“呼救詞”觸發警報;其次,“隱形護理員”居家版還特別設計了雙向語音,讓老年人可以與親屬進行語音對話,提升溝通效率;未來還將與社區服務打通,為老人群體提供多樣化的助老服務。
中國鄉村的高齡獨居老人,也是騰訊“隱形護理員”關注守護的重要群體。目前,騰訊已和中國電信達成合作,聯合中國電信的智能硬件、網絡能力與騰訊的AI技術,守護鄉村老人的安全,預計今年年底“隱形護理員”將在廣東、甘肅等省份落地應用。
騰訊“隱形護理員”的升級發布,是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科技助老的有益探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老齡化程度達到了18.7%。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程度加深,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也逐步增強。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秦東瑞指出:“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的市場主體,對老齡化科技領域的投入是一個迫切而現實的宏觀需求。希望通過技術的力量,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科技產品,助力養老服務的各項事業成本更低、可及性更強、品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