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搭載藥物的情況下,納米顆粒可以直達癌細胞,而不傷及其他正常組織,被認為能夠減少化療帶來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目前很多研究的納米顆粒遞送至靶標細胞的效率仍然不高。最近,哈佛醫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解決了納米顆粒研發的難關,他們借助一個創新的癌細胞研究平臺,對35種不同類型的納米顆粒與約500種癌細胞的相互作用進行了分析,揭示了癌細胞在吸收不同納米顆粒時的生物學特征。這一發現可極大推動研究者開發針對特定類型癌細胞的納米顆粒,或者根據癌細胞來設計吸收率最佳的納米顆粒。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