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王克軍 楊良
8月11日一早,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處處長劉貞先冒雨從濟南趕到了淄博市高青縣。冒雨前往,是因為他要領取一個大獎——2022年度山東省科技金橋獎。
他所在的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獲得了先進集體獎,而他本人則成了“金橋獎”先進個人。在隨后的獲獎感言中,他感嘆:山東省技術市場協會評選科技“金橋獎”,是對科技工作者工作價值的肯定和認可;而獲獎本身,包含著從校(院)領導到處室全體人員再到專家教授集體努力、非常重視產學研合作、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工作的結果,是屬于大家的獎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了解,科技金橋獎作為技術市場領域的最高獎項,引領示范作用顯著。其包括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優秀項目三個獎種。獎勵范圍包括在技術市場管理與服務、技術市場理論研究、技術轉移科技成果轉化和新技術、新產品引進、開發、推廣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個人和項目。該獎項由山東省技術市場協會設立。而后者由山東省科技廳領導。
科技日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在山東省技術市場協會副秘書長、總工辦主任蘇偉宣讀的《關于2022年度山東省技術市場協會科技金橋獎獎勵的決定》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榮獲一等獎。而他在現場的出席、領獎,指向了該獎勵的高分量。
這一幕也被中國技術市場協會會長陶元興注意到。他在發言時表示,以李術才院士團隊獲得的山東省科技金橋獎項目一等獎,這說明,山東的技術市場工作做得扎實、有效。在祝賀獲獎人員和單位的同時,他對未來寄予厚望:希望獲獎者再接再厲,繼續在科技戰線上再出新成果、推出新技術,繁榮技術市場。
作為主管部門代表,山東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副處長、二級調研員馬文哲認為,對獲獎主體授獎,既是肯定也是鼓勵,更重要的是通過授獎來吸引更多科研工作者踴躍加入科技成果轉化、繁榮科技市場這個“大家庭”中來。
他表示,從本次的授獎名單來看,獲獎項目具有明顯時代特色,尤其是以李術才院士團隊申報的《橋隧工程天地一體化地質探測及檢測新技術》項目,緊跟時代步伐,科技賦能發展。“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實現技術與資源、資金等眾多發展要素的完美契合,才能讓更多科技引領下的‘點石成金’成為現實。”馬文哲說。
除了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青島理工大學成果轉化辦公室、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九個單位榮獲了先進集體獎。在山東省技術轉移成果轉化的主戰場上,他們是一支先行軍。
本次山東省科技金橋獎表彰獎勵大會會場設立在黃河之畔——淄博市高青縣。據了解,高青是山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的“山東省技術轉移先進縣”。2020年,該縣科技局被淄博市委、市政府授予“‘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近年來,該縣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聚力“五區建設”,打造黃河明珠,在推動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工作上,他們在四個方面狠下功夫:健全機構,完善網絡,解決了技術轉移工作中“無人干”的問題;宣講政策,引導扶持,解決了技術轉移工作中“不愿干”的問題;專業指導,精準發力,解決了技術轉移工作中“不會干”的問題;豐富載體,搭建平臺,解決了技術轉移工作中“單干”的問題。
圖為山東省科技“金橋獎”表彰現場。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