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全球快資訊丨“花生博士”的掛心事

2022-08-19 15:43:21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被鄉親們稱為“花生博士”的王通現在鍛煉出了一雙好眼力。在走村串戶訪企中,他能敏銳地發現問題所在,并第一時間跟上去解決。因此,他又多了一個“花生使者”的稱呼。


【資料圖】

王通是山東省花生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員,這是我國唯一的花生專業研究機構,主要從事生物技術和花生遺傳抗病機制研究。在掛職山東省菏澤市鄆州街道第一主任之前,他更熟悉實驗室的環境,做著科研工作。但掛職深深地改變了他的科研觀。

2021年8月,山東省農科院選派“三個突破”第二批掛職人員,王通主動請纓,來到鄆城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在實驗室待的時間多了,對一線情況難免陌生。

經實地調研考察,王通發現,鄆州街道農業規模較小,沿城郊分散分布,種植業比較單一,主要種植冬小麥和夏玉米,還有少量零散的果園和蔬菜,南湖生態采摘園是鄆州唯一一家比較大的溫室水果種植合作社,擁有20余個大棚。

摸清了底細,下一步就應該對癥下藥了。

鄆城是山東省養殖大縣之一,豬、牛、羊、雞、鴨等是鄆城縣的主要畜牧資源,2021年總存欄量55.26萬頭、61.29萬只、2018萬羽。然而該縣畜禽屠宰企業少、集中度低,尤其是牛和羊,目前可進行定點屠宰的只有御康食品公司。作為2020年底才成立的新企業,其生產、加工、銷售與品牌建設等方面存在不少技術性問題。

分析透徹之后,王通立即與單位質量標準所、農產品加工與營養所、畜牧獸醫所、資源與環境所的相關專家討論,制定解決方案,聯合質檢專家鄧立剛、牛羊種植專家姜富貴、肉食品加工專家王維娜、環境檢測專家王艷芹在御康食品公司成立專家工作室,打造鄆城畜禽屠宰加工示范基地,與鄆城多家牛羊種植場建立標準化肉牛/羊養殖基地簽約關系,進而實現鄆城牛羊養殖的“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模式,推動畜禽集中屠宰、集中檢疫、冷鏈配送、品牌經營,從養殖到餐桌達到肉制品質量可追溯。

鄆城地處黃河故道,全縣為平原,多沙性土壤,是傳統的花生種植區,當地產出的花生以殼白果大而聞名。近年來,由于鄆城農村勞動力減少、老齡化,種植方式落后,品種老化,市場單一,種植面積由最高時的十多萬畝降至現在的兩三萬畝。但對當地的種植大戶來說,他們從不掩飾對花生新品種、新技術的渴望。

王通利用單位技術、人才、平臺優勢,引進了新培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種原種,在坡里何莊推廣示范近100畝。同時,在鄆城科技示范園區種植了特色鮮食、高油酸花生品種60余畝,示范了花生種藥肥膜上打孔一體播種技術、麥后夏直播技術和玉米花生寬幅間作技術。

福中福食用油加工廠是雙橋鎮李樓村一個建在扶貧車間的花生油生產公司。該公司只生產銷售食用油,榨油后剩下的大量花生餅粕全部賣給養殖場當飼料,價格也就3000-3500元/噸。

對該企業負責人祝令召來說,他迫切需要提升花生餅粕的價值,進而降低花生油的價格,提高市場競爭力。

對此,王通多次到聊城、德州、青島、招遠和淄博,對接花生蛋白粉加工、拉絲蛋白、脫紅衣花生油等產品加工企業,考察新設備、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提高了加工廠的出油率。借助“三個突破”的平臺力量,王通幫助企業開發了脫紅衣花生油,提高了花生油品質,脫掉的花生紅衣又可以作為副產物進行開發利用,而榨油后的花生餅粕用來開發拉絲蛋白和花生蛋白制品,使得花生餅粕附加值提升2-3倍。另外,他幫助企業開發了花生蛋白飲品和花生葉茶,為鄆城打造出一條從花生種植到花生精深加工的鏈條。

轉眼間,掛職時間已滿一年。王通示范展示了花生新品種、新生產技術,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服務鄆城鄉村產業。但他還有不少掛心事,他全力以赴,揮灑智慧,期待新技術能鄆城鄉村振興中開花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