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楊璐?科技日報記者?付毅飛
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2022年中國同位素與輻射產業峰會8月18日在成都舉辦。本次峰會旨在共享中國同位素與輻射產業最新技術進展和行業優質成果,建立產業技術交流與商貿合作長效機制,推動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董保同在開幕式上指出,同位素與輻射技術是當今公認的高新技術,就應用廣度而言,可與現代電子學和信息技術相提并論。同位素與輻射產業屬于核工業中的“輕工業”,具有應用領域廣、市場化程度高等特點,可“嵌入”工業、農業、醫療、環保、安全等領域,是核工業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董保同表示,后續國家原子能機構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相關產業政策,鼓勵相關企事業單位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模式;做好政府引導,制定相關標準;充分發揮市場活力,推動引導資本界、產業界、科技界廣泛深度對接,搭建產業對接平臺,壯大產業規模,助力產業升級,提高發展質量。
國家核安全局局長葉民、四川省政府副省長羅強,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顧軍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同位素與輻射技術又稱非動力核技術,是指除核武器技術與核動力技術之外的核技術。作為其應用重要組成部分的輻照技術,能夠利用電離輻射如γ射線、X射線和電子束等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物理效應、化學效應和生物效應,在消毒滅菌、食品保鮮、材料改性、誘變育種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較大作用。同時,電離輻射可使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得到改善,從而提高材料的應用價值,拓寬其應用范圍。
國家原子能機構高度重視同位素與輻射產業發展,在制定“十四五”核工業發展規劃和核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過程中,將推動同位素與輻射產業發展、壯大產業規模作為一項重點任務,相繼設立10家研發中心,制定相關專項規劃,積極促進產業推廣,做優做強。2021年,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7部門共同發布《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規劃發布后,國家原子能機構核準了兩個醫用同位素專用生產堆建設,引導社會金融資本逐步進入我國醫用同位素和放藥產業,助力產業發展。
本次峰會由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樂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經濟合作局聯合主辦,會議為期兩天。
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