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雍黎
8月25日,重慶市水利局發布消息,截至8月23日,重慶累計因旱受災人數195.7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3.58萬公頃。當地正通過工程調度、延伸管網、新辟水源等方式,全力保障受影響人口基本生活用水。
(相關資料圖)
36個區縣因旱受災人數195.73萬人
據介紹,截至8月24日,重慶15個區縣最高氣溫打破當地同期高溫紀錄,31個區縣最高氣溫突破40℃,極端最高氣溫為45℃,高溫天氣范圍及強度已超過2006年,排名有氣象連續記錄以來歷史第一。
土壤墑情方面,重慶永川、渝北、巴南、江津、南川、石柱、忠縣、梁平、黔江、酉陽、秀山等11個區縣部分地區土壤中度缺墑,璧山、榮昌、潼南、銅梁、大足、綦江、萬盛、北碚、合川、長壽、涪陵、墊江、豐都、奉節、萬州、開州、云陽、巫溪、巫山、城口、武隆、彭水等22個區縣部分地區土壤重度缺墑。
目前,重慶水利工程實際蓄水量22.35億立方米,占應蓄水量的59.81%,可供水量為16.5億立方米,90座水庫干涸(水位低于死水位)。河流方面:大江大河來水偏少4至5成,中小河流來水偏少3至8成,197條河流斷流,長江寸灘站、嘉陵江北碚站、烏江武隆站最低水位分別低于歷年同期均值3.02米、0.91米、1.78米。
截至8月23日,重慶累計因旱受災人數195.73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69.45萬人,其中飲水困難需救助57.19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0.69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23.58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21.18億元,涉及36個區縣。
工作人員在忠縣復旦村抽取水保飲水和灌溉。重慶市水利局供圖
多項措施全力保障受影響群眾基本生活用水
目前,重慶市水利局已經組織26個工作組深入36個區縣蹲點督導、巡回指導,積極引導3萬余名干部投入抗旱保供水一線,充分發揮“抗旱突擊隊員”作用。供水企業冒高溫、戰酷暑,搶修輸水管道,維護水源安全,加強水質檢測;工業企業錯峰、錯時生產,讓電于民,讓水于民;廣大市民減少水資源浪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做節約用水的實踐者。
通過發揮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中急用先建項目的供水效益,運用長江中上游最大規模取水躉船,及時緩解江津以北地區70萬民眾用水緊缺矛盾。實施193個抗旱項目,開工575處農村供水保障項目,維修養護1291處農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256萬人。充分發揮2595處中小型灌區作用,灌溉用水6.2億立方米,灌溉農田436.6萬畝。同2006年相比,重慶今年無論是受旱情直接經濟損失、影響農村飲水人口,還是河流斷流、水庫干涸等數量均顯著降低。
重慶市水利局表示,通過科學有效的前瞻性蓄水,預計至8月底,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20.74億立方米,可供水量14.92億立方米,維持了絕大部分地區的供需平衡,為打贏抗旱保供水攻堅戰夯實基礎。通過采取延伸管網2300余公里、新辟水源760處、投入泵站1900處、啟用機動抗旱設備4.8萬臺、應急送水4.6萬次等措施,確保了全市城鄉供水總體有保障。
目前,重慶因旱受影響人口基本生活用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