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磷、鎂、鋅和硒的重要來源,但測試表明,除豌豆奶外,大多數植物奶都缺乏這些營養元素。8月24日,科學家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美國化學會秋季會議上公布了這一發現。
這一發現來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開展的一項大型研究。該研究比較了8種不同植物基牛奶替代品中上述4種礦物質的含量。
替代牛奶通常是將杏仁、燕麥或大米等農產品磨碎,浸泡在水中,再添加乳化劑和穩定劑制成。此類“牛奶”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
植物奶的鈣和碘含量通常較低,但可能會添加這些營養素,美國的生產商被要求在包裝上注明這些營養物質的含量。但FDA的Benjamin Redan說,一些其他礦物質的含量,包括鎂、磷、鋅和硒則不需要在包裝上注明,而牛奶和其他乳制品通常是美國飲食中的主要礦物質來源。
Redan團隊分析了85份植物奶樣品中這4種礦物質的含量,這些植物奶由杏仁、腰果、椰子、大麻、燕麥、豌豆、大米和大豆制成。他們發現,雖然豌豆奶在這些營養素方面與牛奶相似,但其他產品的大部分礦物質含量都較低。
例如,杏仁奶的磷濃度只有牛奶的1/9。磷是生長和組織修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有助于身體吸收維生素D和碘等物質。燕麥奶的磷含量則和牛奶差不多。除豌豆奶外,所有產品的硒含量都遠低于牛奶,而健康的免疫系統需要硒。
“那些食用這些目標礦物質含量較低的植物基牛奶替代品的人,應該通過其他食物或飲料獲取這些營養。”Redan說。
英國素食協會的Chantal Tomlinson說,如果人們吃的是含有多種全天然植物性食物、強化食品和補充劑的均衡飲食,那么以植物性飲食為基礎的人就能獲得足夠的礦物質。“用植物替代牛奶來提供等量的所有營養物質沒有必要。”(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