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全球熱聞】廣東農墾攜手電商,把“菠蘿的海”搬進數字產地倉

2022-10-09 18:22:07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龍躍梅


(資料圖)

??? “飽飽們,我在祖國大陸最南端徐聞,我身后就是水果分選線,農民伯伯剛摘下果子第一時間就送到倉里,我們天貓數鄉寶藏店拿的都是A級果”。9月22日,廣東農墾集團與阿里巴巴在全國聞名的“菠蘿的海”湛江徐聞共建的產地倉,迎來第一場豐收節原產地直播。

??? 徐聞由于菠蘿產量占全國1/3而被稱為“菠蘿的海”,自上半年產地倉建成以來,發出的菠蘿超9萬單,直供盒馬、大潤發的鮮切菠蘿超150萬斤。同時,產量占全國20%的湛江火龍果,豐收季將通過產地倉與全國消費者見面。

??? 150萬斤鮮切小菠蘿走向全國

??? 徐聞90后新農人魏仕旗正開著淘寶直播查看大家對菠蘿、火龍果的反饋。返鄉幾年來,他深感創業不易。“‘產、供、銷’三方面都要學,現在有了產地倉,極大程度解決供應鏈和銷售問題,我只需專注于生產,相當于創業難度降低了66%。”他說。

??? “一個基地種出來的菠蘿有大小之分,以前小果經常被當作損耗扔掉,其實小菠蘿口感并不差。”魏仕旗說,“菠蘿一季要生長近2年,扔掉太可惜,后來我發現市場上有種泰國小菠蘿賣得很好,于是我就開始研究。”

??? 徐聞人生下來就帶有菠蘿基因。魏仕旗是徐聞縣曲界鎮愚公樓村人,100年前徐聞籍華僑倪國良從南洋引進菠蘿品種回國,種植第一站正是愚公樓村。1993年出生的他說起菠蘿來頭頭是道,儼然農業專家。

??? 大學畢業后,魏仕旗在廣州從事電商創業,后來返鄉幫鄉親們解決菠蘿滯銷問題。“鮮切小菠蘿”也正是他在這過程中發現的機會。以前每畝地可能要扔掉上千斤小果,而如今他開始專門收購小果制作“鮮切小菠蘿”,由于他自己年紀也不大,鄉親們稱他為“菠蘿小王子”。

??? “如今鄉村最缺的并非好產品,而是供應鏈能力和銷售渠道。”魏仕旗開始談起了自己的“菠蘿經”,“如今廣東農墾和阿里巴巴合作開設了產地倉,能很大程度解決這些問題。”

??? 得益于徐聞阿里巴巴產地倉的基礎設施建設,魏仕旗的菠蘿對接到更廣闊的全國大市場,成本也下降了不少,有了產地倉的冷庫,保存時間也更長了。

??? 當初“鮮切小菠蘿”推向市場時,魏仕旗是通過對接阿里巴巴的盒馬、大潤發等渠道銷售150萬斤,進一步獲得市場認可,鄉親們的每畝地也能增收近2000元。

??? 返鄉4年來,魏仕旗光菠蘿就已經銷售了330萬斤。今年,“菠蘿小王子”還在與盒馬一起研發菠蘿切片、菠蘿預制菜等新品,希望通過深加工一年四季都能供應菠蘿,為鄉親們增收添一把力。

??? 火龍果一年收獲12季

??? “很多人不知道,火龍果一年可以收獲六七季,我們現在通過補光照明技術,讓火龍果在秋冬季也能開花,現在每年可以收獲12季以上。”湛江農墾廣前名優公司總經理黃所介紹。

??? 在湛江農業現代產業園“陳曉軍工作室”附近,近千畝火龍果海沐浴著燈光,顯得格外璀璨。

??? “陳曉軍是我們農場的全國勞模,在他的帶領下農場不斷革新技術,火龍果年年豐產。”黃所介紹,“但豐產不一定意味著豐收,我們以前的銷路主要靠傳統市場,價格不穩定,有時候豐產反而減收,所以我們一直在尋求突破。”

??? 新通路出現在2021年,彼時廣東農墾開始與阿里巴巴數字鄉村開始合作,將湛江豐富的水果對接到阿里巴巴旗下盒馬、大潤發、淘菜菜等平臺。

??? “以前水果商一般給的價格偏低,現在通過徐聞產地倉對接到淘菜菜的價格可以高不少,而且長期采購協議讓我們心里更有數。”黃所介紹。

??? “農場臨時工每天掙120元,也可以選擇計件工資,每斤給0.17元,勞動能手一天賺200塊的都有。”黃所說,“火龍果可以收獲12季以后,鄉親們打零工機會更多了,在鄉下靠這些收入足以養活自己。”

??? 數字產地倉打通產供銷全鏈路

??? 在徐聞產地倉,一顆顆菠蘿正在通過數字化分選線,按大小、外表、糖度、上水、黑心等標準進行分選分級與自動化打包,并通過相應的冷鏈儲運發向全國。

??? 這些菠蘿是當地人最為看重的“紅土金菠”,如今成為廣東農墾集團統一打造的區域公用品牌。

??? “在銷售端,我們通過阿里平臺市場洞察,為‘紅土金菠’提供產業結構、品牌、商家、消費人群指引,在產地端,我們共同制定品牌標準,通過品牌建設帶動徐聞菠蘿產業發展。”阿里巴巴數字鄉村事業部華南區域經理舒心介紹。

??? “紅土金菠”大多由超過500戶種植規模的大農場種植,由農墾集團統采統銷,中后期收購價格高于市場行情價10%以上,有效提高農戶收入。

??? 廣東農墾與阿里合作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基于產地倉的數字供應鏈。這是廣東首個集菠蘿交易、服務為一體的現代農產品物流貿易綜合體,包含大數據中心、智能產地倉、冷鏈等板塊,也為當地農人提供公共服務,能實現物流成本降低20%。

??? 華南農業大學數字鄉村研究院副院長易法敏在走訪產地倉時認為:“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阿里巴巴從農業產業鏈發展短板處切入,通過提供數字技術綜合服務,深入產業鏈全鏈條,開展各種展景化的數字化創新探索,推動數字化從消費端的‘餐桌’來到產地端的‘土地’,為農業全產業鏈創造價值增值。”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