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近年來,針對操作系統等戰略產業斷供事件頻發,再次印證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通過新型舉國體制,集中精力辦大事,能夠盡快實現關鍵技術創新突破,贏得創新發展的戰略主動權。在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勢之下,如何通過新型舉國體制突破“供應鏈”封鎖,激發“創新鏈”活力,實現產業“價值鏈”高質量升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品茗納新知,論道通明湖。10月9日,在光明網、“統信軟件”視頻號等平臺上線開播的《通明論道》(第二期),《經濟》雜志數字經濟專委會秘書長楊曄與清華大學信息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曹軍威、北京交通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車嘯平、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經理、CTO張磊等業界專家大咖,圍繞“新型舉國體制下的國產操作系統創新模式”展開交流與分享,共同探討如何在新型舉國體制下推進操作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發展。
突破供應鏈封鎖,保障基礎軟件供應鏈安全
自主創新是突破供應鏈封鎖的關鍵,核心技術安全可靠是保障產業安全發展的基礎。張磊表示:“保障操作系統等基礎軟件的供應鏈安全,必須從根本出發,才能把信息產業的發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據了解,位于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北京經開區信創園的創新企業統信軟件,從底層、核心環節開始,向下(開發工具鏈、編程語言)和向上(應用軟件治理)同步創新發展,推出自研軟件包格式“玲瓏”、開源了一門自研編程語言“Unilang”,打造了中國首個桌面操作系統根社區,致力于構建中國操作系統供應鏈新體系,守護我國信息產業安全發展。?
曹軍威指出,在打造基礎軟硬件供應鏈安全要注意:一是深度,要把操作系統、CPU、基礎軟件、應用軟件等產品的自主可靠程度做深,將自主精神貫徹到底。二是廣度,不僅要從操作系統的層面,更要以CPU和操作系統為核心打造自主信息技術體系的層面來保障供應鏈安全。
“從1995年供應鏈概念提出至今,供應鏈安全的發展也出現新的變化。近年來,各類安全事件頻發,供應鏈安全更應得到業界的高度關注。”車嘯平強調。?
激發創新鏈活力,助力企業技術創新
“新型舉國體制有三個要點:政府牽引、市場主導和社會協同,新型舉國體制更加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同時需要激發高校、科研機構和用戶等各類主體的創新活力,形成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曹軍威說。
在車嘯平看來,新型舉國體制主要還是圍繞人才、資金、物力問題,目前面臨的關鍵技術問題更多需要產學研結合去解決。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需要長期的人才培養助力,通過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高效協同才可能實現核心技術突破發展。
在談到新型舉國體制對于企業主體的影響時,張磊表示,政策扶持、政府牽引非常重要,通過需求傾斜可以給企業一個小的杠桿去撬動更大的市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時候就可以把需求側和供給側連接起來,從而實現技術創新、企業成長與市場擴大的正向循環。
目前,國內基礎軟硬件也是從特定領域開始逐步進入到金融、電信等更多關鍵行業,在這過程中,企業技術和產品不斷成熟發展,與市場需求形成同頻共振,不斷促使供應鏈更具創新活力和發展空間。
升級產業價值鏈,共創中國操作系統新未來
供應鏈是解決“卡脖子”的關鍵,是生產關系;創新鏈是破局之匙,是生產力;價值鏈是推動產業鏈共榮共生的基石,是驅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變革之力。張磊表示,從基礎軟件發展的角度來看,在促進價值鏈升級方面要關注幾點,一是多方共贏,只有多方共贏,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是合作伙伴要盈利,統信軟件會和伙伴針對一些行業用戶實際問題打造聯合解決方案,推動合作伙伴創新發展,共贏統信UOS生態,產業才能繁榮。最后是要打造平臺性產品,它需要既有通用性,又能夠有一定的可定制性和可擴展性,以滿足各個行業的需求,這非常具有挑戰性。
價值鏈最終要為用戶創造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國信息產業此前的應用場景還比較簡單,這對于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未來,基于中國操作系統和信息技術體系會逐漸進入到各行各業,像統信軟件這樣的操作系統公司,在實現技術創新的同時需要打通各個環節,滿足好不同行業場景的應用需求,這個環節很關鍵。”曹軍威在交流中提到。?
人才供給對于產業鏈的長久發展來說至關重要。車嘯平指出,對企業而言,更多的優秀人才供給到企業、產業鏈發展中,才能更好地推動產業價值鏈升級。目前,國家也有相應的人才政策,比如教育部主推的卓越工程師,第二個就是專項培養計劃,這些都是企業優秀人才的供給渠道,將給企業和產業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力量。
新型舉國體制下,堅持政府統籌、產業引領,企業則扮演了最活躍的創新因子。相信在政產學研用的精誠合作下,用三個“鏈”來搭建創新模型——供應鏈、創新鏈和價值鏈,能夠形成更好的良性運轉,助推國產操作系統核心技術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