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資料圖)
近日,《廣清一體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經廣州市委、市政府,清遠市委、市政府審定同意,正式對外印發。
廣州市和清遠市山水相連、血脈相通。“十三五”時期,廣州、清遠兩市加快實施廣清一體化戰略,通過推進交通互通、產業互連、城市互補、體制互融、服務互享,經濟社會一體化協調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實現廣清一體化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營商環境、生態環保一體化水平顯著提升,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建立。
著力推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規劃》提出,以5G網絡、高速光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移動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建設為重點,共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助力廣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信息基礎設施領先城市,推動清遠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進入全省粵東西北城市前列。
“高水平推進兩市5G網絡建設,共同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5G產業融合應用示范區,有序推動區域數據中心建設,統籌土地、電力等要素資源,合理布局建設各類數據中心,形成廣州低時延數據中心核心區,主要承載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設備控制類)、車聯網、網絡游戲、金融證券、遠程醫療等低時延應用,將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視頻播放等中時延應用逐步遷移至清遠,助力清遠打造數據中心集聚區,為廣州都市圈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規劃》提到。
此外,加強廣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工程建設,實施骨干網絡優化工程,構建以廣州為起點至清遠的直達通信鏈路,全面提高廣清兩市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
構建深度對接的完整產業鏈條
《規劃》提出,以市場主導為基礎,有效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深挖廣州與清遠兩市產業互補優勢,構建深度對接的完整產業鏈條,探索“廣州總部+清遠基地”“廣州前端+清遠后臺”“廣州研發+清遠制造”“廣州孵化+清遠產業化”等合作共建模式。以兩市產業共建園區為主要載體,在清遠全域重點打造新材料及精細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汽車整車—零部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泛智能家居、醫藥健康等五百億級產業集群,培育數字印刷等百億級產業集群,共同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戰略性產業集群。
“以兩市協同創新轉化、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為導向,充分發揮廣州科教資源高度密集優勢,鼓勵廣州科研機構到清遠設立分支機構,有序推動廣州科技基礎設施、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等面向清遠開放共享,構建廣清科技資源共享體系,加速推動清遠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規劃》中提出。
同時,聚焦科技創新轉化,探索在廣州科學城建設高層次人才交流合作驛站,支持清遠市在廣州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等聚集區設立產業共建前端孵化器,引導廣州專業園區、高新技術園區到清遠設立高新技術產業加速器,共建創新創業基地清遠分基地,規劃建設省職業教育城(清遠)科學園,建立廣清“研發—設計—孵化—加速—產業化”全鏈條科技創新與轉化平臺。
推進省職教城規劃建設與產教融合
《規劃》表示,著力推進省職業教育城規劃建設與產教融合。將省職教城(清遠)建設緊密融入廣清一體化的發展格局中,全面發揮省職教城(清遠)的比較優勢,加快與國內外優質高校對接,提升教育水平,擴大招生規模,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建設中國職業教育高地。加快落實廣清城際軌道交通、城市主要交通干道與省職教城(清遠)對接,完善省職教城(清遠)周邊的城市配套設施。
“建立產教融合等系列平臺,重點推進省職教城(清遠)的產教研融合,建立大學生創業和創業項目孵化聯動機制,共建創新型和實戰型的實訓中心,對接產業園技術人才需求,創新打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流程,為廣清一體化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規劃》提出。
同時,支持清遠根據當地主導產業,建設特色大學和應用型本科院校,持續推進高等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支持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的建設,引導高等級科研院所在清遠設立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