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通訊員?鄧少華?周燕虎
11月21日,南京鼓樓高新區企業方陣喜添新成員,江蘇越秀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正式開業。該項目計劃總投資43億元,被評為南京市招商引資“招大引強”賽馬榜項目。
目前,鼓樓高新區已建成數百萬平方米科創載體和產業化空間,吸引6000余家企業入駐,其中科技型企業占70%以上;集聚字節跳動、亞信科技、博西家電、畢馬威等總部、軟件百強以及世界或中國500強企業,在全國首創“孵化園區+孵化企業”的“南大——鼓樓模式”;IN BOX元宇宙商業街區成為江蘇省內首個元宇宙主題街區;培育引進邊界智能、眾享金聯等近70家區塊鏈企業,與15家高校共建區塊鏈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區塊鏈產業先導區入選首批南京市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圍繞國家“雙碳”目標,與南京大學合作共建碳中和研究院,引進江蘇船聯、華東建材等行業龍頭企業,“雙碳”產業創新發展集聚區活力迸發……
(資料圖)
作為南京市最年輕的高新園區之一,短短5年時間,鼓樓高新區何以能迅速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創新人才高度集聚、創新要素高度整合、創新活動高度活躍的“強磁場”?
南京鼓樓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翁再寧說:“鼓樓高新區牢記‘高新’使命,以走在前列的姿態推動全域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讓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摸清底數方能心中有數,弄清方向才能步履鏗鏘。“從國際趨勢看,科技創新正在推動產業鏈由‘加法’向‘乘法’轉變;從國內機遇看,《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南京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打造更高水平協同開放,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從自身優勢看,高新區擁有20多所知名高校、120多家科研院所以及90多家重點實驗室,是南京市最大科教資源集聚區……”起步之初,鼓樓高新區堅持廣泛集賢納智,深入調研論證,積極與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協作,科學謀定總體發展規劃,確立了構筑國際化、特色化、高端化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著力構建以軟件信息服務為主導、醫療大健康為培育方向、科技金融和科技服務為支撐的“112”產業體系,創新的火花在這里四處飛濺。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依傍幕府山、坐擁長江水的幕府創新小鎮,作為南京主城規模最大的老城片區,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全力打造“科技創新主題片區”,集聚了物聯網、高端軟件、科技研發服務等產業的數百家企業,其創新創業服務中心被科技部貼上“國字頭”標簽,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7月8日,中國產業區塊鏈大會在鼓樓高新區召開,瞄準區塊鏈技術與應用、數字經濟、元宇宙、工業制造等新風口,國內外數名院士和行業精英共同把脈區塊鏈產業新業態。這是鼓樓高新區第4次承辦全國區塊鏈產業峰會。魅力何在?原來,自2019年區塊鏈產業先導區建設以來,鼓樓高新區就制定《鼓樓高新區區塊鏈產業先導區研究及行動方案》,配套出臺“鏈八條”政策,打造形成了“搭建1條底層鏈、建設4條聯盟鏈、打造12個應用場景”的“1+4+12”框架模式,相繼培育、引進近70家區塊鏈企業……區塊鏈產業成為鼓樓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奮飛之翼”。
走進鼓樓智夢園,江蘇5G智慧創新中心暨江蘇省5G安全工程研究中心落戶這里,依托高校的強勢學科、優勢專業,面向5G+車聯網安全、5G+智慧社區、5G+智慧城市等多個行業方向,具有鼓樓高新區特色的創新應用全面鋪開,5G網絡全覆蓋更是讓昔日老舊園區“舊貌換新顏”,成為科技感十足的創新載體。
談及腳下的這片創新熱土,博西家用電器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唐善達博士感觸頗多:“全域創新給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創新生態、持續利好的創新政策、豐富的創新人才資源、優異的營商環境和高效的政務服務。”
人才資源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新動能的培育、新優勢的建立、新賽道的開辟離不開人才活水。鼓樓高新區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剛需,同步打造人才高地、創新高地、產業高地,設立“科技專家團”,開設“人才管家”服務,引進培育諾貝爾獎獲得者3人、海內外院士11名、“國家級人才工程計劃”專家18人、江蘇省“雙創”人才17人、南京市“科技頂尖專家”8人、“創新型企業家”23人,以人才鏈的“強”,激發創新鏈的“活”,托舉產業鏈的“優”,形成“人才聚—科技興—產業強—發展好”的良性循環,區域影響力、輻射帶動力和核心競爭力日益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