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張曄?實習生?張適逸
11月24日,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智能制造助力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辦。來自新能源電池領域的100余位專家、學者、企業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智能制造技術在新能源電池產業的應用實踐、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共謀新能源電池產業的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陳立泉院士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仍在推進過程中,低碳轉型必須要實現電動中國,包括實現交通電氣化和設備智能化,構建能源互聯網,推動清潔和綠色能源利用模式。實現電動中國的關鍵是電池技術,尤其是鋰離子電池技術,鋰離子電池制造技術必須向高精度、高效率、系列化和數字智能化方向發展,以推動“雙碳”目標早日實現。
南京市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監田煒從欣旺達業務領域出發,詳細介紹了企業數字化轉型愿景與目標、構建全產業鏈工業互聯網平臺、全國各區域布局的14個數字化智能工廠等,他表示,通過構建云邊端一體化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用先進算法、邊緣計算等技術,通過建模等大數據分析,能夠幫助企業打造智能制造+互聯網+綠色制造的智慧工廠,實現產品個性化、設計協同化、供應敏捷化、制造柔性化、服務主動化、決策智能化。
深圳市善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關敬黨全面介紹了鋰電池制造行業的發展概況及未來趨勢,他指出隨著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鋰電池產量逐年攀升,高速發展的鋰電池產業需要依靠智造來達到降本的目的,相應地需要開發零缺陷制造技術、高智能化裝備、高速自動化裝置、智能化控制與決策系統等。
深圳吉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陽如坤分析了中國制造業現狀、能源與電池產業、動力電池制造現狀與挑戰、電芯極致制造質量閉環構建,他認為我國動力電池制造產業存在痛點問題主要在于制造合格率低、材料利用率低、產能利用率低,通過在鋰電制造過程中完成數據建模與三級閉環系統,在設備開發過程中提供機器結構優化、精度優化、模態綜合,可以達到提高制造合格率和生產效率的目的。
蘇州億創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培杰重點介紹了超高強鋼數值化定制輥壓技術在電池箱體的研發和應用,他指出先進定制輥壓成型技術是服務制造,包含定制設計和高效制造,蘇州億創特已成功開發53種型材,主要特點是復雜截面、高強度、多工藝集成,成功引導了新能源電池Pack由鋁制轉型鋼制的方向和趨勢,已獲得國內龍頭電池制造企業的認可。
主題報告邀請嘉賓分別圍繞虛實融合賦能電池制造工藝優化、SAP助力新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孿生技術在鋰電池制造過程應用、數智一體化平臺、鋰電檢測實驗室的信息化解決方案等主題,分享了新能源電池領域智能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與應用前景。
與會專家表示,智能制造與跨界融合將是新能源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在全球工業4.0的大背景下,需要全球更廣泛、更深入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進入智能、高效、綠色、低碳的發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