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吳非
2月21日,記者從武漢東湖高新區獲悉,該高新區2023年將高標準啟動武漢新城建設,闊步邁向“世界光谷”,明確到2049年將光谷全面建成世界級原始創新策源地。
2022年,光谷交出“克難穩進”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2643.81億元,同比增長6%,在武漢市占比突破14%;市場主體突破18萬家,新增企業2.1萬戶,總數突破12萬戶,新增上市公司(過會)7家;初步建立了以湖北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國家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為基石的戰略科技力量矩陣,湖北東湖科學城建設初見成效,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5200家。
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啟動建設,以東湖高新區為核心的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光谷生物城綜合競爭力升至全國第四;“十四縱十四橫兩環”路網體系加快完善,教育醫療投入不斷加大,文化基礎設施、社區鄰里中心全面鋪開,科產人城深度融合,改革活力不斷激發。
今年,光谷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瞄準7.5%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以上,進出口總額1900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研發投入強度達10%,新增高企1000家以上,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1.5萬件以上,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023年,光谷將在8個方面全力以赴,奮力推進世界光谷建設,加快打造武漢新城核心區,爭當武漢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主力軍,推動省市重大戰略在光谷落地見效。
同時,激發投資效能,提振消費市場,加快發展外資外貿,推動經濟運行穩中快進;攻堅創新平臺建設,提速創新主體培育,服務創新要素匯聚,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高地;推動制造業提質增效,提升服務業發展能級,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
在世界光谷建設方面,將制定世界光谷建設行動計劃,出臺專項支持政策,聚集全球頂尖人才隊伍、建設世界一流創新平臺,推動世界光谷建設開篇破題。
在武漢新城建設方面,錨定“山水城、家園城、智慧城”三大目標,聚焦“十大行動”,加快啟動科學論壇、科學社區等項目建設,推進光谷科創大走廊、東湖科學城、國家實驗室等重點載體,提升市民感知度、幸福感,提升項目集中度、顯示度,加快打造武漢新城核心區。
(光谷融媒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