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當前,由蘭石集團與中科院熱物理研究所聯合開發的國內首套低階粉煤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項目,煤氣產量達46000Nm3/h,特別是10萬Nm3/h煤制氫項目,累計實現成果轉化額3.7億元。”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蘭石能源裝備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飛向記者分享了這一好消息。
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技術及裝備采用低階煤、生物質及含碳固廢作為原料,改寫了煤制氣、油、化工新材料的路徑,使得煤炭分質清潔高效利用,推動了煤化工技術取得進一步發展。此外,還將解決我國大量的低階粉煤高值化利用問題,實現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技術及核心設備的自主化及國產化。
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成套裝備
2013年,蘭石集團開始投身于低成本、無污染的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技術領域。
“此前,如何將地處西北地區的低階煤清潔高效利用、轉化為清潔高效能源和相應的化工原料,一直都是科研人員重點關注的課題。”范飛說,為快速破解這一難題,蘭石集團做了大量調研,以周邊低階粉煤為原料,結合河西走廊周邊企業上下游需求,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共同開發了加壓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成套技術及裝備,并在甘肅省金昌市河西堡國家級化工循環園區建設國內首套工業化示范裝置,為下游客戶提供質優價廉的合成氨用原料氣。
2019年11月,蘭石金化千噸級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示范項目順利打通全流程,與下游用戶半水煤氣系統并氣成功,順利產出合格的液氨。
范飛介紹,對于中小型合成氨企業,循環流化床加壓煤氣化技術與下游裝置具有較好的匹配性,具有改造工程量小、投資低、建設投產快等突出優點,對中小合成氨企業改造具有較好適用性。
“在示范項目中,經濟效益得到了很好驗證。”范飛說,氣化過程無含酚和焦油廢水,不但水耗低,還能實現全自動化生產,效率大幅提高,而且環保效益明顯,還能節約大量的優質塊煤資源,降低運營成本。
范飛說,怎樣讓煤在氣化爐里更有效地氣化、達到氣化指標,產生更多有效氣,都是要經過反復調試的。現在,范飛團隊正在攻關更高壓力、原料實用性更廣的升級版循環流化床加壓氣化技術,希望通過該項目不斷積累經驗,未來能夠將技術推廣應用到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