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院士專家共同探討數字化低碳化推進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

2023-03-20 21:27:46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日前,以“數字化低碳化推進設施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設施農業數字化生產技術論壇在北京舉行。活動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設施農業裝備分會、北京市植物工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興東方公司共同主辦,由京鵬科技承辦。


(資料圖)

在學術報告會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農業大學教授李天來在題為《中國設施園藝研發重點與發展趨勢》的報告中,從我國設施園藝行業的發展動態、發展中存在的不足、智能化發展及發展方向等多個方面出發,提出由機械化向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農業發展之路,和“低能耗、低成本、生態安全、高產優質高效”的發展方向,為行業發展給出方向性指導。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在題為《數字化技術在設施農業應用現狀與展望》的報告中指出,全球設施園藝行業發展快,未來潛力大,我國設施園藝產業面積大、產量大、產值大、出口多,“精準感知+按需調控+智能裝備”,就可實現設施農業的智慧生產。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郭世榮在題為《我國無土栽培發展概況及發展趨勢分析》的報告中,介紹了無土栽培產業現狀和技術現狀,通過全面豐富的案例展現了無土栽培技術的發展趨勢。

北京市植物工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周增產在題為《植物工廠及高效設施裝備研發應用與展望》的報告中,詳細介紹了在植物工廠、智能裝備、智慧管控和新型低碳溫室設施研究創新情況和推廣應用情況,并對未來的研發重點進行了闡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鄒志榮在《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技術創新與應用》的報告中,通過對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的背景、定位、布局、核心的講解,闡述了現代農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麗紅在題為《設施蔬菜農藝農機融合技術現狀與展望》的報告中,從市場需求出發,通過對機械化率、農機農藝融合的研究,從經濟、生產、科技多個角度展開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思考。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高國華在題為《設施果菜生產機器人技術研究現狀與應用》的報告中,講解了果蔬種植機器人、番茄苗定制機器人、番茄大果采摘機器人等多種機器人的研發創新,增加了對農業機器人這一農業領域最具潛力新興技術的了解。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二級研究員周長吉在題為《大型連棟溫室熱氣聯供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的報告中,對溫室供熱、鍋爐房設計、二氧化碳的供給進行了深度剖析講解,展現了溫室熱氣聯供這一重要環節的改進與應用。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趙淑梅在題為《日光溫室新結構新材料技術應用現狀與展望》的報告中,通過對日光溫室科學原理、結構現狀、溫室材料、轉型發展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和展望。

北京翠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農藝師李新旭在題為《北京連棟溫室工廠化生產現狀及案例分享》的報告中,介紹北京市連棟溫室的發展歷史及現狀,以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為案例進行講解并就運營情況進行分享。

學術報告會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北京市植物工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馬承偉、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中心研究員郭文忠主持。

(設施農業數字化生產技術論壇供圖)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