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任萱?科技日報記者?王春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臨床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試管嬰兒助孕后發生反復種植失敗的患者,使用臨床常用藥物強的松(又名潑尼松)并不能改善其活產率,反而可能增加生化妊娠丟失和早產風險。該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陳子江院士、孫贇教授團隊聯合國內多家醫院共同完成。
新研究成果刊發。受訪者供圖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育齡人群不孕不育發生率已達18%。輔助生殖技術作為治療不孕不育的有效手段,已發展40余年,但仍有50%至60%的患者在體外受精周期出現胚胎種植失敗。反復種植失敗發生率約10%至20%。
研究表明,子宮內膜免疫功能紊亂可能是導致反復種植失敗的原因之一。強的松具有免疫調節、抗炎作用,是反復種植失敗患者的首選藥物。基于此,陳子江和孫贇團隊牽頭開展了多中心、前瞻性、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探討研究口服強的松對反復種植失敗患者的影響。
該研究歷時4年,以全國8家生殖醫學中心715例反復種植失敗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1:1隨機分配至強的松組或安慰劑組,自凍融胚胎移植周期內膜準備起始日開始服用研究藥物(強的松10mg或相匹配的安慰劑)至孕12周。研究使用活產率作為主要結局指標,次要結局指標包括生化妊娠率、胚胎種植率、臨床妊娠率、妊娠丟失率,同時關注孕產期并發癥、新生兒出生體重、出生缺陷等安全性指標。
結果發現,在主要分析集(意向性分析集)中,強的松組與安慰劑組活產率相仿。符合方案集的分析與意向性分析結果一致。使用多因素回歸矯正潛在混雜因素后,強的松的使用與活產率亦無顯著相關性。兩組的生化妊娠率、臨床妊娠率、胚胎種植率、孕產期并發癥、出生缺陷和其他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新生兒出生體重均無顯著差異。
此項研究是全球首個探究強的松治療反復種植失敗有效性的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明確了口服強的松不能提高反復種植失敗患者的活產率,反而可能增加生化妊娠丟失和早產的風險。
“該研究結果提示,臨床治療中不建議醫生推薦強的松10mg用于反復種植失敗患者的治療?!痹撜撐牡谝蛔髡邔O贇說,“這顛覆了目前臨床使用強的松治療反復種植失敗的認識,具有改變臨床實踐的指導意義。不僅為數百萬患者的臨床診療提供了循證醫學依據,同時對目前反復種植失敗的經驗性治療起到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