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數字賦能 中國五冶打造智慧建造示范工地-今日最新

2023-06-16 19:38:19 科技日報

陳蕾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2022年末,住建部公布國家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名單,選取全國24個城市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積極探索建筑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徑。四川省成都市成為24個試點城市之一。由中國五冶集團建設的成都科創生態島六批次,是成都市首批智能建造試點項目。


(資料圖)

6月16日,記者從中國五冶集團獲悉,目前成都科創生態島六批次按N3-N2-N1的順序,N3單元已經主體封頂,N2單元主體結構施工至18層,最高的N1單元核心筒施工至五層。

“根據企業數字化大腦建設要求,在成都科創生態島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從BIM深度應用、智能建造、智慧工地平臺建設三個維度實施項目數字化建設。”項目負責人崔剛介紹,智慧指揮中心主要集成了數字沙盤、智慧監管、數字化應用等28個模塊,建立了項目管理數字化“智慧大腦”,能高效地指導項目全過程履約管理。

據悉,智慧指揮中心最重要的是指揮中心平臺,通過數據聯網,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進度管理、安全監督、質量管理等15個模塊,借助數字化手段,全面提升項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完美履約。

比如,在超高層建筑中較為危險的塔機作業時,項目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塔機監測模塊,實時監測塔機的運行狀態,包括吊重、高度、角度、風速等參數,實現多機防碰撞預警、以確保塔機的安全運行;對于作業人員管理,項目可以通過勞務管理模塊,快速準確地掌握作業人員出勤數量、出勤率,年齡結構、三級教育完成率等數據。

“可以說,有了項目數字化管理技術,讓復雜的工程管理過程變得相對便捷、簡單、易掌控,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崔剛說。

成都科創生態島園區目前分為6個批次進行施工,其中六批次N1單元為250米級超高層建筑,技術難度大,且周圍都是在建工地,施工場地非常狹窄,導致項目施工組織和技術難度巨大。

為讓項目成功落地,項目部結合項目超高層特點,發揮五冶全產業鏈優勢,在建設初期就組建了超高層產品研究小組,深度研究和探索超高層關鍵建造技術,并在項目數字化管控平臺加持下,順利打開了項目建設局面。

“超高層產品研究小組深度研究和探索運用超高層測量放線、超高層混凝土泵送、內爬動臂式塔吊、智能液壓爬模等15項超高層關鍵建造技術,目前已經掌握了300米及以上超高層建造關鍵技術。”崔剛介紹,項目部專門組織了狹小空間施工、超高層分段施工、豎向不等高同步攀升施工、多專業垂直穿插等超高層施工專項策劃,以精細策劃帶動剛性執行。

N1單元灰色的外架外觀看似普通,但實則是一套非常智能化的系統。“項目最高樓N1單元核心筒4層以上墻體采用ZPM100智能控制全鋼液壓爬模施工。”相比傳統爬模系統需要人工爬上爬模進行爬升操作,智能液壓爬模可以實現一鍵多機位遠程自動同步爬升,還可以通過手機APP、PC端及控制中心進行遠程查看和控制,安全可靠,施工效率可以提高一倍。

據了解,項目部在智能建造和智慧工地方面還運用了智能機械、物聯網技術等手段,用于動臂塔吊遠程操控、液壓爬模遠程自動爬升、測量機器人放線、鋼結構智能焊接等方面,對推動行業智能建造具有積極意義。

(中國五冶供圖)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