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天天熱點!“科學家+企業家”組合再獲山東科技最高獎

2023-06-20 21:42:59 科技日報

通訊員 劉凡子?楊曼曼?科技日報記者?王延斌

6月20日,萬眾矚目的2022年度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上,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包振民與歌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濱一同登上了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的領獎臺。

科技型企業家連續三年摘得山東科技最高獎


(資料圖)

長期從事水產遺傳育種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教授獲獎并不出人意料。

作為貝類遺傳學與育種學專家,他系統評價了我國扇貝種質資源,完成多種貝類基因組精細圖譜,闡明其重要經濟性狀的遺傳基礎和生長發育調控機制;突破系列低成本、高通量水產生物組學前沿技術,開發出“液相芯片”和泛基因組IBD集群分型技術,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建立了水產生物分子育種平臺,育成系列水產新品種,引領水產種業科技發展。

擁有30多年電聲行業工作經驗、創立了歌爾股份有限公司的姜濱斬獲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這成為本次會議的一大看點。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姜濱帶領團隊先后突破了虛擬現實、微電子、光學、聲學、智能制造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并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目前,歌爾在微型揚聲器/受話器、MEMS聲學傳感器、虛擬現實等細分領域出貨量全球第一。

科學家包振民與企業家姜濱獲得最高獎勵,可謂水到渠成,實至名歸。

梳理近幾年的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名單,“科學家+企業家”組合已成“標配”,屢次登上山東科技最高獎的舞臺。專家認為:此舉向外界傳遞出科學家與企業家都為山東看重、認可的信息。

比如2021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學院教授笪良龍、魯南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貴民獲得;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李華軍和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譚旭光獲得。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型企業家連續三年登上山東省科技最高獎的領獎臺。

“千里挑一”的好項目最終脫穎而出

梳理本次科技創新大會獲獎名單,記者發現其在獎勵質量、獎勵結構、獎勵導向上變化明顯。

官方名單顯示,2022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名單中,科學技術青年獎10人,自然科學獎36項,技術發明獎19項,科技進步獎142項,國際科技合作獎4人。

“獲獎越來越不容易了!”這是多數人對山東科技獎勵的印象。

據了解,“提名數量不斷攀升,授獎數量明顯下降”,這是本次獎勵大會的特點之一。自2019年度山東省深化科技獎勵改革工作啟動以來,山東科技獎受理的提名數持續上升,從2019年度的694項提高到2022年度的1098項。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2年度授獎項目數為197項,較2019年度的241項減少了19%,總體獲獎率由35%減少至18%。

上述變化貫徹了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控制獎勵數量、提高獎勵質量”的總體原則,“千里挑一”的好項目最終脫穎而出。

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更強調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是創新策源能力的重要體現。山東省科技廳有關處室負責人告訴記者:與2019年度相比,2022年度山東自然科學獎項目數占比從12%提高到18%,技術發明獎占比從5%提高到10%,科技進步獎占比從83%下降到72%。特別是2022年度共產生技術發明獎特等獎、一等獎共8項,明顯高于2019年度的3項,充分體現該省科技創新正不斷向創新鏈上游邁進。

記者注意到,2022年度授獎項目中,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六大領域表現出較強的創新實力,總占比達到60%以上。

在眾多獎勵項目中,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顯著加強,在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類項目中,企業牽頭或參與的達127個,占比達到89.4%,較2019年度(72.6%)提升明顯,樹立了支持企業創新的鮮明導向。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