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新型有機長余輝噴霧助力表面無損探傷

2023-08-01 20:33:11 科技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曦 通訊員劉曉艷)7月30日,科技日報記者獲悉,天津大學胡文平教授、汪天洋副教授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多功能有機長余輝噴霧,可實現溶劑化加工并大面積噴涂,在信息標記與保護、表面無損探傷領域具有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期刊《先進材料》。

所謂長余輝,指的是在光照下存儲能量,撤掉光源后緩慢釋放激發態能量,實現持續性發光的現象。傳統長余輝材料主要應用于建筑裝飾及路牌標識領域。

目前市場上現存的商品化長余輝材料的主要成分為無機礦物質,其缺點包括制備消耗鏑、銪、鍶等稀有元素,已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制備工藝復雜且具有潛在毒性,限制了該類材料的進一步發展。

與此同時,有機長余輝材料因其綠色環保的制備工藝、方便可調的發光性能及相比無機材料更為靈敏的外界環境響應特性,近年來得到了國內外發光材料研發團隊的廣泛關注。

為了彰顯有機長余輝材料制備工藝簡單的突出優勢,胡文平、汪天洋研發團隊提出了一種可溶劑化加工、可大面積涂覆且“易于實現”的材料制備策略,通過將常見的有機小分子和商用紫外光固化膠水復配,成功誘導出了高性能長余輝發射。

這一發現有望促進有機長余輝材料在信息標記與保護、表面無損探傷等領域的深度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表面無損探傷領域,對比磁粉檢測和滲透檢測,長余輝對物體表面傷痕的成像對比度高,可實現即時成像,且技術附加值更高。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