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記者從深圳市天文臺了解到,天空中最亮的小行星灶神星將于8月23日沖日,市民可以使用望遠鏡觀測這一天象。
當灶神星、地球和太陽大體在一條直線上,地球位于二者中間時,稱為灶神星沖日。此時,從地球上看去,灶神星達到最亮,理論上整夜可見。灶神星,又稱第4號小行星,是天空中最亮的小行星,于1807年3月29日被發現,并以羅馬神話中“灶神”的名字Vesta為其命名,中文譯為灶神星。一般認為它具有類似地球的核幔殼結構,是認識類地行星起源的理想研究對象,也是國際深空探測的重要目標之一。
記者從深圳市天文臺獲悉,根據天文測算,灶神星公轉周期約3.6年,與地球的會合周期約520天,因此大約間隔1.4年會發生1次灶神星沖日現象。小行星和行星,雖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行星的質量大,形狀幾乎為球體,同時擁有自己的一條獨立軌道。而小行星的質量要小得多,且有著不規則的外形,很多小行星也與其他“小伙伴”共享一條軌道。據統計,目前已經發現了140多萬顆小行星,約90%已知小行星的軌道位于小行星帶。灶神星則是小行星帶中較大的天體之一。
那么,肉眼能不能觀測到這次灶神星沖日天象呢?深圳市天文臺表示,理論上來說,裸眼可見的最暗星是6等星(6m星),本次灶神星沖日軟件模擬亮度約5.6等,高于裸眼可見最暗星等。但是,這要求必須要在無光污染的環境下才能看到最暗的6等星,光污染大的地區往往是看不到6等星的。因此,深圳市天文臺建議,市民使用望遠鏡更容易看見,可以使用普通的雙筒望遠鏡或小口徑的望遠鏡就能觀測到。(記者 林咪玲 實習生 許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