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探索正文

研究揭示史前動物獨特的生活史 有助于解釋哺乳動物在恐龍消亡之后如何崛起

2022-09-08 10:21:36 中國科學報

英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恐龍后時代的早期大型哺乳動物,生長速度比現代同體形的哺乳動物快1倍,而壽命則相對更短。這項研究凸顯出這些史前動物獨特的生活史,有助于解釋哺乳動物在恐龍消亡之后如何崛起。相關研究日發表于《自然》。

哺乳動物在恐龍滅絕之后變得多樣,體形增大。鈍腳類(Pantodont)是這段時期出現的已知最早的大型食草動物。它們演化出的形態十分廣泛,但在始新世消亡,且與后來哺乳動物的關系尚不明確。

在這項研究中,愛丁堡大學的Gregory Funston、Steve Brusatte與合作者使用各種方法,包括繪制牙齒微量元素圖譜,闡明了6200萬年前的鈍腳類全棱獸(Pantolambda bathmodon)的生活史。

盡管研究者推斷其妊娠期約7個月,與現存體形相的哺乳動物相符,但也發現它們的生存與死亡速度更快:幼崽出生時已高度發育,在一兩個月內斷奶,并在10歲前死亡。

當代哺乳動物沒有與其相似的生活史。雖然鈍腳類全棱獸的繁殖類似胎盤哺乳動物,但就體形而言,其生命的速率快得不同尋常。這些發現表明,延長妊娠期在6200萬年前已經存在,更大的新生兒體形可能促成了早期胎盤哺乳動物體形的快速增長。(晉楠)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