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逾30年,安踏首次超過了老對手耐克中國,坐上國內市場行業龍頭交椅。8月23日,安踏集團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上半年,集團實現收益259.65億元,同比增長13.8%,超市場預期。安踏集團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體量相當于相同報告期內1.1個耐克中國、2.1個李寧公司、2.13個阿迪達斯中國。安踏集團財報發布后,招商證券(香港)發布研報稱,維持安踏體育“增持”評級。
DTC業務同比大增近八成
安踏集團董事會主席丁世忠在“主席報告書”中將收入增長歸功于“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的策略。財報稱,安踏品牌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DTC(直面消費者)模式轉型與電子商貿業務增長,其中安踏品牌的DTC業務上半年收入66.4億元,同比大增近八成;安踏電子商貿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6.6%至45.69億;而安踏的傳統批發業務則有所削弱,收入同比下滑34.1%至21.5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疫情反復卻意外帶動全球的戶外熱潮,安踏集團在中國大陸獨家運營高端專業運動品牌DESCENTE、高端戶外生活方式品牌KOLONSPORT增長強勁。丁世忠在財報中強調,新品牌孵化模式越發成熟,“第三條增長曲線逐步成型”。
盡管半年度收入創新高,丁世忠也在財報中坦言,經營環境從今年3月開始受到疫情沖擊。財報稱,由于疫情,集團在特定區域暫停部分實體店運營,因此集團的線下零售業務受到客流量顯著下跌以及消費欲望減弱帶來的雙重負面影響。安踏集團的整體毛利率下滑1.2個百分點至62%;股東應占溢利35.88億元,同比下滑6.6%。其中位于中高端的FILA品牌受沖擊最大,在集團中的收入占比則進一步下降至41.5%,收益也同比減少0.5%至107.77億元。
阿迪中國連續5個季度負增
除了安踏業績節節攀升,李寧、特步、361°等國產品牌業績也繼續飆升。今年上半年,李寧公司收入達124.09億元,同比大漲21.7%;特步集團總收入約為56.84億元,同比增長37.5%,創歷史新高;361°集團收益達人民幣36.54億元,同比增長17.6%。
此消彼長,海外運動品牌巨頭在中國的業績卻是節節敗退。今年6月,耐克公布截至2022年5月31日的2022財年業績,全年營收雖上漲6%達467億美元,但大中華區卻同比下滑13%至75.47億美元,其中第四季度營收僅為15.6億美元,同比降幅加大至20%。8月4日,阿迪達斯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營收55.96億歐元(合約人民幣380億元),其中中國市場上半年營收121.91億人民幣,其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已經連續5個季度負增長,不僅被安踏吊打,還被李寧超越。
相繼被國內品牌趕超,也引起了海外品牌巨頭的“反思”。8月22日,阿迪達斯宣布集團已啟動CEO交接程序。根據公告,集團CEO卡斯帕·羅思德將于2023年離任。羅思德敲定離任,比原定合同期提前了三年。阿迪達斯CEO羅思德今年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提到中國市場下滑的情況,他表示,除了受疫情影響,阿迪達斯自身也“犯了錯誤”。“我們不夠了解消費者,所以我們為那些做得更好的中國競爭商家們留下了空間。”(記者陸妍思實習生楊子冉)